第45章 省城

在農場領導的幫助下, 李敏麗順利離婚。原本分配給她連脊房少了範七喜、王春桃的物品,頓時變得寬大舒適起來。

三歲的愛蓮沒人帶沒關系,反正就住在學校, 上課、上班都帶在身邊。小學裏孩子們多, 又單純可愛,搶著帶愛蓮玩,愛蓮在這樣的氛圍中笑臉越來越多,膽子也漸漸大了起來。

李敏麗無比慶幸痛下決心離開那對只會吸血的母子,更加用心投入到教學之中, 對教她“置之死地而後生”的陶南風更是感激在懷,把她當作妹妹一樣疼愛。

陶南風現在很忙, 忙著建茶油坊。

曲屏鎮的茶油廠廠長萬勝利是焦亮的酒友, 對向北這個新場長愛理不理。看他們統一采購油茶籽,便牛氣哄哄壓價,非要九毛錢才肯收。

農場的貨車司機將一車油茶籽送過去, 總不能虧本賣掉, 遇到這樣的事情只得原路將油茶籽拖了回來。

現在的秀峰山農場領導層平均年齡才二十五歲, 一聽說這事便炸了鍋, 多次交涉無果, 索性拍案而起:我們自己建茶油坊!

秀峰山的油茶漫山遍野, 但因為是野生的, 零星分布, 一座山頭也就一百來棵油茶樹。按照一棵油茶樹出籽2-4公斤油茶籽來算, 分攤到村民頭上, 一戶一季最多也就能賣五、六十公斤油茶籽。

現在的茶油一塊兩毛錢一斤, 按照四斤油茶籽出油一斤來算, 茶油廠一毛錢一斤的收購價是合理的, 畢竟機器壓榨、人工、包裝、儲存這些都要錢。

村民們起早貪黑地采摘,晾曬幾天,手工將果殼撚開取籽,一雙手都是黑的,一年也就掙這一回錢。

一戶十幾塊錢,卻是全家最大的收入。

壓一分錢的價,吸的是窮苦農民的血。

向北最後定了調,秀峰山農場自建茶油廠,這個重任便交到了陶南風身上。

建廠,和蓋住宅不一樣,需要考慮工藝流程,陶南風從來沒有做過這方面的設計,有些發虛。

向北說:“走,我帶你到省城,省城建築設計院肯定有這些設計案例。”

陶南風一聽便安下心來,對呀,上次省城建築設計院的賈偉、林始修過來要走她的圖紙,還留了聯系方式,正好過去溝通一下。

十一月下旬,陶南風與向北一起來到省城,此時的省城正是秋高氣爽的時節。

陶南風穿一件碎花小襯衫,外面罩一件墨綠色外套,兩根大辮子垂在胸前,額前細軟的小碎發在眉眼上方飄著,讓向北看著手癢,真想幫她拂開那幾綹調皮的碎劉海。

向北個子高,身姿挺拔,站在修長纖細的陶南風身邊如青松一般。

兩人從農場出發,經曲屏鎮坐長途汽車到德縣,再由德縣坐輪渡到省城,一路風塵仆仆。走下擁擠的大船,省城碼頭人來人往,看到這一對出色的年青人都投來好奇的目光。

“這姑娘真好看,像幅畫兒一樣。”

“男的長得也威武,只可惜臉上那道疤,不會是壞人吧?”

聽到旁人的議論,向北這才想起自己臉上這道扭曲的疤痕。當時傷得重,能保住命就是萬幸,臉上這道被炮彈彈片劃傷的傷口,在手術過程中被野戰醫院的外科醫生順手縫了十幾針,拆線之後便成了這個樣子。

自古男子重才不重貌,向北並不介意。

但現在站在陶南風身邊,向北卻覺得臉上那道疤有些發燙,他拎著兩個人的行李袋微微側過臉,免得讓陶南風看到。

陶南風也聽到了路人的議論,有心想安慰一句你不醜,又怕欲蓋彌彰,索性裝作沒有聽見,沒話找話說:“省城建築設計院在哪裏?你和他們聯系好了嗎?”

向北暗自松了一口氣:“我在鎮上郵局打過電話,說好了今天下午去設計院。我們先等一下,苗靖會來接。”

苗靖?

陶南風擡頭看著向北:“他不是在京都嗎?怎麽來省城了?”

向北笑了笑:“他最近被派到省城工業廳,所以有空。”他沒有告訴陶南風的是,苗靖對她極有興趣,寫信給時不停地問關於陶南風的事情。

她是江城知青?多大了?生日是哪一天?父母在哪裏工作?有沒有兄弟姐妹?她那一身的神力是在哪裏學來的?有沒有學過功夫?師承哪門哪派?

一大堆的問題,向北一個字都沒有回。

前方有一個男子疾步而來,高挑的身材,穿一件米色長款風衣,模樣很是出色。他看到向北與陶南風並肩而立,眼睛一亮,揮起手高喊:“向北——”

陶南風移開視線,轉頭看向別處。

苗靖跑過來繞著她身邊轉:“陶南風你也來了?太好了,我們再比劃比劃?”

這人話多,圍在身邊呱噪得很,聽得陶南風腦仁疼,便沒好氣地回了一句:“手下敗將。”

向北嘴角微微上翹,顯然心情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