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炸藥

轉眼過了正月十五, 元宵節一過完,年就結束了。

天還是很冷。知青們學著鄉親們一天只吃兩頓,上午十點左右吃早中飯, 下午五點左右吃晚飯, 睡得早、起得晚,在被窩裏抵禦寒冬。

剛開始見到雪大如席、白雪皚皚的盛景,知青們一個個嘻嘻笑鬧,打雪仗、堆雪人、玩冰棱……覺得新鮮又好玩。

可是日子久了,眼前總是白茫茫一片, 出門都不方便的時候,漸漸便有些審美疲勞, 開始嘟囔:“怎麽老下雪?這個冬天什麽時候是個頭啊?郵遞員也上不了山, 不知道家裏有沒有寄信過來……”

到了晚上,大家守在炭爐旁,開始懷念春暖花開的日子, 挑著春天的詩句開始辦起了賽詩會。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人間四月芳菲盡, 山寺桃花始盛開。”

“草長鶯飛二月天!”

“城中桃李愁風雨, 春在溪頭薺菜花!”

說著說著, 大家眼前似乎浮現出年少春遊時光, 桃花、李花、杏花一樹一樹地盛開, 蝴蝶、蜜蜂在花叢中飛舞, 孩子們在草叢間嬉戲。

——真想春天快點到來。

餅幹吃完了, 零食吃完了, 臘肉吃完了, 土豆吃完了, 鹹菜吃完了, 連池塘裏的小魚都撈著吃完了……春天再不來,大家都快要扛不住了。

太陽終於出來了!

知青們全都像冬眠的老熊一樣,興高采烈地從屋裏跑出來,拿著鐵鏟、笤帚掃雪,清理屋前屋後的積雪與泥濘。

“終於見到太陽了,可還是冷啊。”

“雪剛化的時候是這樣的,等雪化完就會暖和起來。”

“趕緊收拾,明天都到場部報到,該開工了。”

窩了這麽久,平生第一次盼望上班,知青們越說越開心,都笑了起來。露在外面的手凍得通紅、沒有被捂住的臉蛋也凍僵,可不知道為什麽就是覺得快樂無比。

蕭愛雲一只手扶著竹笤帚,沖著通往場部的黃泥路大喊:“開工嘍~~修路嘍~~”

陶南風擡手將鬢邊碎發抿到耳後,一個冬天過去,頭發又長了不少,劉海都可以紮起來了。她略擡了擡右胳膊,感覺到全身上下洋溢著的力量感,微笑著心想:再不活動活動,胳膊真要生銹了。

魏民得意洋洋背上他的軍綠色大挎包,沖大家一擡下巴:“兄弟姐妹們,我先去場部看看,有什麽新消息就回來通知你們。”

喬亞東與陳志路一起揮拳,在他肩膀上捶了一下:“趕緊去吧,魏科長!”

魏民嘿嘿一笑,大踏步而去,只可惜沒走上幾步,就被冰滑的路面摔倒,狼狽不堪地從雪地上爬起來,引來眾人一陣哄笑。

在這一番熱鬧景象中,三天之後修路隊隊員全體上工。

毛鵬、陶南風領著三十幾個隊員穿過隧道,繼續向前推進。

早春天氣,乍暖還寒,但經歷過一個冬天的孤寂,每個人心頭都是火熱的——只要修出一條馬路,秀峰山就能通上汽車,到時候出行方便,再也不怕大雪封山。

力大無窮——這個桂冠已經被牢牢戴在陶南風的頭上。只要隊員們開挖出山石,就會高喊:“陶隊長,快來!”

陶南風左手一支鐵釬、右手一把鐵錘,不管多大的石頭,只需三錘子下去,必定裂成十幾塊,再由蕭愛雲指揮大家將碎石搬離。

在她眼裏,每塊石頭上面都密布著白色線條,只需找準白色亮點最集中的區域,就能迅速將石塊分解,根本耗費不了多大的力氣。

可是在旁人看來,簡直是神奇至極!

於是,修路隊隊員們送了陶南風一個綽號:陶三錘。

從嬌滴滴的陶美人,到力大無窮的陶三錘,陶南風在修路隊的威信直線飆升。在這個缺乏施工機械的年代,在這個崇尚實力的年代,誰不希望有她這樣的力量?

有了陶南風,修路隊的進展奇快,就連毛鵬都嘖嘖稀奇:“去年我們一個月才能完工,今年有了陶三錘,只需一個星期。進度縮短成四分之一。”

楊先勇看到修路隊的這個狀態,欣喜地對向北說:“我們修路隊現在進度加快很多,原本我以為要四、五年才能完工的道路,說不定……明年就能行。”

向北搖了搖頭:“或許,今年就能通車。”

“這麽快?”陳志路一聽,整個人都跳了起來,“今年就能通上車?”一時之間,他有點控制不住自己的興奮,在滿是泥巴、碎石的路面開始手舞足蹈。

向北指著眼前那道石壁:“前提是,我們把它炸開!”

從隧道出來兩公裏,便是一道石壁。沿石壁向右,崎嶇小徑通往北坡村莊;沿石壁向左,是一條狹窄僅一人側身才能通過的羊腸小道。

這是通往曲屏鎮的必經之路。

一邊石壁、一邊懸崖,狹窄難行,如果遇到風大、路滑,危險至極,被稱為秀峰山的“死亡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