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全城戒嚴

看到“限速”兩個字,紀檸心第一時間是感嘆自己早有準備,在過年期間,她除了下載好了全國地圖和各種災難逃生常識資料外,還用幾台電腦、平板配合大容量移動硬盤下載了大量小說、影視劇和綜藝……

這想法有點不合時宜,只在她腦中一閃而過。

在紀檸心看來,能豁出去拉響防空警報同時發放戒嚴限流通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民眾的心態是最難控制的,警報和通告一出,就沒有回頭路了。

不知情的民眾會慌,會亂,不是所有人都會自覺戒嚴,尤其那些還沒回家的人,以及擔心在外家人的人群,他們有可能因為緊張慌亂擔心而做出難以控制的行為。

更何況,蘇城除了本地居民外,還有很多剛剛結束年假返回蘇城的打工人群,這個群體從普通建築工人、外賣員到生意人再到公司白領,什麽階層的人都有。

他們每天為生活奔波,常常加班,這個時間點不是在外面就是在公司,讓他們就近躲避,靜默戒嚴三天,首先吃喝就是個大問題。

當然,三天時間,餓是餓不死的,大部分人身邊總能找到點速食和零食,只要管子裏還有自來水,就能活,只是這三天會很煎熬。

人群一旦開始煎熬,就容易發生矛盾,現在這種情況下,一旦出現矛盾,什麽都有可能發生。

但紀檸心明白,戒嚴是正確且有魄力的決定,可以將人員流動降到最低,也意味著抑制了災難蔓延的速度,可以最大程度的保住梧州路之外其他民眾的安全。

她覺得,蘇城應該是想用這三天時間來控制梧州路的情況,劃出隔離圈子,在最小的範圍內保證最大的人力救援。

官方能夠不隱瞞,快速有效做出決定,這是好事。

雖然早已在夢裏見過廢城的畫面,但她還是抱著希望,希望末世不要來,或者說……希望盡可能晚一點來。

別墅小區內吵吵鬧鬧,有人打開窗戶,有人走出家門,在刺耳的警報聲裏伸著脖子朝四周圍張望,他們有些才剛回家沒多久,還沒來得及上網,就收到了手機通告。

“到底是什麽特殊病變?我活了快半輩子了,蘇城進行過將近二十次防空演習,但從來沒拉響過真正的防空警報!這次居然還要戒嚴!?這不是限制我們人生自由嗎?”

說出這番論調的人也是獨棟別墅的住戶,就住在紀檸心家斜對面的5號別墅。他們家是丁克主義,只住了他和他老婆兩個人,經濟自由,日常生活過得很浪漫。

“你們剛剛沒上網吧?”開口的女人住6號別墅,就在楊荏苒家車道對面,“網上早就炸了!喪屍電影看過吧?整條梧州路都被封了!”

“什麽東西?那不是科幻電影嗎?和我們有什麽關系?”

“我說周大哥,要不您自己上網看看?”

“怎麽突然出現這麽多病人?上面不可能今天才知道吧?怎麽一點防護措施都沒有?”這是3號別墅的住戶,三代同堂一家五口人,孩子年前才出生,還沒出月子,“我兒媳婦年前才出院的,醫院裏正常的很,沒覺著有什麽不同啊!這可怎麽辦啊,我們家兒子還在單位裏呢——”

那對老夫妻邊說邊焦急的撥打電話,好不容易打通了,聽那頭說了幾句只感覺天都要塌了:“什麽!?兒子啊!你又不是特警,你平時都坐辦公室……現在不是全體居民戒嚴嗎?大家都待在屋裏不讓出去,為什麽你有任務?……媽知道媽都知道,可是你孩子都還沒滿月,你媳婦還躺在床上,家裏就我和你爸……”

說到最後,老夫妻知道無力改變什麽,只能一個勁的讓他小心,一定要好好的全須全尾的回家!

這裏有人為了家人回不來而擔憂害怕,另一頭卻有人想著要出去。

“我們家媛媛明天要出國,後面一大堆行程,怎麽能在家待三天呢!”說話的男人三十來歲,姓鄭,是個經紀人。他手裏拿著手機,邊抱怨邊不停的發消息。

他口中的媛媛是一個24線小藝人,去年搬來這裏的10號獨棟別墅,離紀檸心家的9號別墅很近。

鄭經紀人見人總帶笑,但因為有後台,眼高於頂,總覺得自家藝人住進這樣普通民眾的別墅區是紆尊降貴,身為一個藝人,她應該搬進更高档保安更嚴密的小區,和更有名氣的藝人做鄰居,而不是這些普通人。

大家都不傻,這種隱藏在笑容背後的若有若無的輕慢當然能感覺出來,此刻聞言,有人忍不住笑了聲:“鄭大經紀人,現在是全城戒嚴,別說藝人,就算是娛樂公司總裁這會恐怕都出不了蘇城,你還想著出國呐?”

外面情況都這樣了,居然還想著出國行程,不怕國外也有喪屍,出去了客死異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