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被埋沒的人(第2/2頁)

“你有沒有帶來實物?”

相比於這份圖紙,他更需要實物作為證明。

“這,這個,先生,如果你們有興趣的話,我可以把它帶過來。”

已經61歲的穆奇顯得有些緊張,出於謹慎他並沒有帶來“會主話的電報機”的實物,但唯恐對方不相信他,於是又解釋道。

“‘遠距離傳話機’其實就是一種會振動的膜片,這種振動使一塊通電電磁鐵上的電流發生改變。這種電流的變化在傳到電線的另一端時就將相同的振動傳遞給接受膜片,並還原成話語……”

其實,穆奇的這個發明完全是意外,當年,他把一塊與線圈連接的金屬簧片插入了朋友的口中,線圈又與在另一個房間的一個導體相連。實際上,金屬簧片在這裏起到了傳感器的作用,正是由於與線圈相連接,從而把它的振動轉變成了一種電流。穆奇馬上意識到這一現象有著不尋常的意義,並立即著手研究被他稱之為“會說話的電報機”裝置。

第二年,穆奇的電話機被命名為“遠距離傳話機”。與此同時,這套設備還在進一步地完善:起初,粗糙的線圈已被由磁鐵線圈和膜片連成的組合件替代。此外,穆奇還構思了沿線路加強信號的倍增器,以避免遠距離的傳輸信號會逐步衰減。

盡管他早就已經制造出了完善的“遠距離傳話機”,可是他卻沒有渠道把它推廣出去,從而改變自己的生活。而更重要的是,不會說英語的穆奇很難用意大利語說服別人願意投資或者買下他的發明。

但他同樣也是小心謹慎的,畢竟,即便是在美國,也有許多“發明竊賊”,專門騙取他人的發明。

也正因如此,這次他來的時候才沒有帶過來實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