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圍垸之策

莊庸到漢川後,就帶著營造院的工官、匠師,在王萱之前所設想的千汊浦圍垸方案基礎上做了進一步的完善。

簡單的說,就是針對千汊浦地勢低陷,受諸水環繞,汛季洪水泛濫要遠比漢川北部更為嚴峻的特點,先分點修造十數座乃至數十座小型垸堤,然後修造大型垸堤,分片將小型垸堤圍護起來。

小垸內修建定居點,在小垸與大垸之間的灘淤地開墾糧田。

而最終的目標,則還是要在荊江北岸與漢水東岸以及沿天門河、涢水、鎖龍湖、東西汊湖等溪湖之間修造大堤,與漢川北部、漢陽東部等地方斷斷續續修建的堤壩銜接起來。

傳統的小垸,都是盡可能將內部垸地填高,溝渠河巷環垸而過,不需要考慮垸內的排澇問題,但千汊浦這次計劃舉建的大垸,占地動輒十數裏方圓,不僅需要考慮抗洪,還需要考慮及時將內部的淹水、積澇排出。

這就需要有溝渠河巷從垸內通過,需要在這些溝渠、河巷之上建造水閘隔絕內外。

為挖掘桐柏山的耕地潛力,開采礦石,以及打造堅固的淮上防線,楚山這些年所實施的諸多大型工造,要比在千汊浦圍垸墾殖復雜得多,技術上完全不存在障礙,也隨時能調更多的工官、匠師過來——

為保障圍垸之事快速推進,史軫更是主張直接從楚山征調一批青壯南下,甚至南蔡縣的第一批移民,直接從桐柏山遷徙一批民眾過來,而不是直接招攬流民。

前期除了圍垸建城外,還要戒備洞庭湖寇隨時可能從漢水、荊江之中發起的侵襲,僅僅招攬流民是不夠的,何況招攬流民過來,要以籍貫編寨,要甄別混雜進來的奸細,要先進行安置,都需要一個過程。

而徐懷卻是連一刻都不想耽擱。

接下來最主要的問題,還是錢糧。

朝廷要是還能擠出更多的錢糧,就不會開這個口子,允許楚山從鄂北挖走一塊地設立僑縣招攬流民遙領,但楚山維持當前的戰備已經是極其捉襟見肘,今年能擠出十數二十萬貫錢糧就已經是極限了,明年甚至更緊張。

然而楚山年底之前,就想著在小鶴嶺以南修造第一座大垸,在此基礎上修建南蔡城,建造衙署、兵營、渡口碼頭、貨棧等建築,並完成三五萬畝規模的糧田開墾,再精打細算,將一切不必要的水份擠幹凈,低於五十萬貫錢糧的投入,是壓根就沒有希望完成的。

千汊浦的淤地要容易開墾,也輪不到楚山介入。

在天宣年間,漢川、漢陽等地的地價每畝僅約三五貫,汴梁淪陷後,數以百萬計的民眾南遷,漢川、漢陽等地的地價飚漲到十數二十貫。

即便大規模開墾淺淤灘地,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但倘若不是足夠艱難,倘若不是前期投入靡費巨大,絕對不會缺先行者。

大越立朝一百五十余年,除了小鶴嶺以北建起一座座垸寨外,也不斷有人進入小鶴嶺以南進行小規模的墾殖,但都遭到挫敗。

只是沒有人進行如此大規模的嘗試,畢竟需要投入的錢糧太多了。

以江漢熟地當下如此之高的田價,楚山前期投入也是沒有辦法產生“盈余”的,但史軫極力鼓動徐懷推進這事,前期更重要的是看重這個位於江漢之交的“立足點”,對楚山擴大在荊湖大地的影響力太重要了。

至於徐懷承諾朝廷能全部承擔對楚山的錢糧撥付之後,隨時可以將南蔡縣劃歸荊湖北路及鄂州府,史軫只是笑而置之。

敵我雙方沿秦嶺-淮河一線維持的兵備只會越來越龐大,除非獲得對赤扈人的關鍵性戰役勝利,或者將赤扈人驅逐出中原,又或者赤扈人放棄渡淮南下的野心,與大越劃淮而治,要不然,戰爭將像無底洞一樣吞噬著大越捉襟見肘的中樞財賦,而不會有絲毫的寬裕。

現在最大的問題,還是楚山如何籌措到開墾千汊浦的錢糧。

“……早年民眾遷到漢川縣墾殖、修造垸寨,多以族長為首,或大宗出面牽頭,籌措錢糧,所圍垸田,也是以各家所出錢糧分配,陸續促成一座座圍垸建成,”史軫留在漢川坐鎮二十余日,諸事都有權衡,說道,“楚山或可使勵鋒堂出面,在南蔡設立堂口,以楚山後續所出的精鐵、炒茶等大宗貨物以及南蔡所能開墾的田地作為抵押及償還物,向荊湖境內的商賈籌措錢糧。朝廷不是使荊北路司及鄂州府衙監管僑置之事嗎?楚山當不能叫他們白白監管,這事他們當要出力……”

大越立朝雖然承襲歷代以來的重農抑商之策,但已徹底打破前朝嚴格的市坊制,取消市集貿易在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極大推動商業的繁榮。

而大越立朝不抑兼並,耕地大規模集中到大小地主手裏,中小地主掌握絕大多數富余的農產品,促進他們更積極的參與商貿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