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勝負總有時(第2/3頁)

徐心庵、殷鵬、唐盤、唐青等人跟徐懷打了好幾個月的順風仗,這一次才真正嘗到正兵對決的慘烈,他們都一度以為支撐不下去。

然而除了有徐懷、盧雄這樣的強者在,以徐氏族兵為核心打造的先登營,比他們自己想象的都要強、都要穩。

刀矛牌盾在面容質樸的普通兵卒手裏,是那樣的穩健。

他們玩不出二段勁、三段勁這樣的花活,氣力也談不上絕強,但同進退、共死生的攻守意識仿佛鑄入骨髓之中。

陳子簫、董其鋒這樣的好手,一刀劈來重逾千鈞,一人扛不住,就兩人扛、三人扛,一面盾牌、兩三支、三四支槍矛攢往一處,陳子簫、董其鋒就真敢拼一個以傷換死?

徐武坤、徐心庵、唐盤、殷鵬、仲和、唐青等人身手是都還不能算一流,但身邊隨時都有一兩組三五人組成、攻守意識又極強的悍卒共進退,使得他們就像飛沫直濺的激流中一樽樽不容摧毀的黑色礁石,頂住賊軍有如狂風暴雨一般、一波接一波的攻勢。

不能一步將先登營打潰,抵抗意志難以動搖,陳子蕭很快也不得不輪換鋒線上的兵卒打消耗戰、打持久戰,將正面的攻勢放緩下來,要不然他們這邊便要先撐不住了。

而在西南往敵西小寨及北面往敵前寨的這兩個方向上,即便淮源鄉營緊急抽走一部分精兵,加強先登營在正面的抵抗,淮源鄉營卻始終持有相對的優勢。

拉鋸戰持續到午時,徐武江親自兵馬,最先將敵前寨方向的賊軍擊潰,勝局也就在這一刻鎖定。

陳子簫、董其鋒看不到在短時間將淮源先登營擊潰的可能,甚至還要放棄西小寨方向、被淮源先登營切斷的殘軍,最終趕在徐武江、鄧珪親率兩部兵馬包抄過來之前,毅然率主寨方向的殘存賊軍,繞過黃橋寨,直接從黃橋寨西邊的小徑,遁入桐柏山北嶺深處。

那條小徑通往淮瀆舊寨,入口很狹窄,地勢也險。

除了徐懷、盧雄坐鎮的主戰方向,淮源鄉營在其他兩個方向也是全軍壓上廝殺半日,幾乎所有將卒都輪番上陣廝殺過兩三回,都精疲力盡。

徐懷、盧雄、唐盤、徐心庵等人都無力再戰——徐懷受傷不重,五處箭創都因箭簇被甲葉卡住,入肉都不深,但他歇手一兩個時辰,筋肉深處都在劇痛抽搐。

而先登營自唐夏以下,戰死五十人,傷逾百人,仲和、韓奇、周健雄等人都身負重創;而淮源鄉營在這一方向,還戰死步卒、刀盾手一百六十余人——整個戰場淮源鄉營戰死超過三百人,可以說是匪亂持續到當前最為慘烈的一戰。

當然,戰果也是輝煌。

除了一舉成功收復黃橋諸寨、打通西進的通道外,陣前斬殺周添、牛拐二等賊將,殺死殺傷及俘虜賊軍一千二百余眾。

除了有一部分賊兵散亂逃入四周的山嶺之中,差不多有四百多殘匪隨陳子簫、董其鋒等人從黃橋寨以西遁入北嶺深處。

這一部分殘匪卻是戰鬥力最強的。

目前徐懷不能親率先登營這樣的精銳戰力當前鋒,鄧珪、徐武江都不敢輕入北嶺追剿殘寇。

稍作休整,黃昏時鄧珪、徐武江集結八百兵馬,計劃連夜沿走馬道西進,去策應知州陳實,然而從西面過來的潰兵先一步帶來三千州兵午時在理塘寨為高祥忠、仲長卿所部夾擊打潰的消息。

知州陳實、泌陽縣尉朱通等官吏都生死不知。

即便料到賊軍有實力兩頭設伏,對州兵最終覆滅於理塘寨一事,徐懷也是默然無語。

他依舊沒有去參加鄧珪緊急召開的軍議,裹傷站在黃橋寨的望樓之上,眺望殘陽似血。

雖然這一仗非常殘酷,勝也只能說是慘勝,卻非常之必要。

倘若不然,淮源鄉營即便按兵不動,待賊軍擊潰州兵之後,意態猖獗,也必然會躍躍欲試來往東攻打淮源鄉營,到時候依舊是少不了需要一場惡仗挫其鋒銳。

這是不可避免的一仗。

“……”

數匹快馬簇擁一輛簡易馬車,從東面快速趕來,看到為首兩名騎士是徐武良與殷鵬,徐懷頓住步伐,沒有走下望樓。

先登營成立迄今打的都是順風仗,然而今日除了唐夏直接戰死沙場外,淮源另一名後起之秀周健雄也被陳子簫一槊刺穿胸口。

殷鵬與周健雄手足情深,午時便不顧自身傷勢,快馬趕去金砂溝寨報信,想接周健雄父母趕過來見最後一面,而周健雄卻已在半個時辰前闔上雙眼。

先登營這一仗戰死五十二人,算上較重傷勢的,更是接近半數;徐氏族兵在先登營占比不到一半,但由於極強的軍隊攻守意識,在這一仗也承受最大的壓力,總計有十九人戰殞,重傷及極可能會留下殘疾者也有九人,傷亡比都超過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