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總歸要打(第2/2頁)

河西的軍寨這時候則徹底變成一座軍營,新征集以及從前方輪換下來的鄉兵都在這裏休整、集訓。

一方面為避免引起太多的關注,另一方面也是叫唐盤、徐心庵等人有更多的機會獨立帶兵上陣廝殺,徐懷這段時間要麽留在軍寨裏跟休整、集訓兵卒廝混在一起打磨武藝,要麽親自帶人潛入桐柏山的西嶺深處斥候敵情,很少在黃橋寨那邊的戰場上直接出現。

徐懷這次親自潛入西嶺,確認陳實率兵從玉山驛再度深入賊軍控制的腹地作戰,便直接躲回到軍寨來。

說白了他就是擔心王稟太過正直,為降低陳實及州兵有可能被賊軍伏擊的風險,勸鄧珪強攻黃橋寨。

而王稟這三四天連著派人趕回來問他要不要去黃橋,心思也很明顯。

淮源鄉營真要從東線發動攻勢,將賊軍主力牽制住,怎麽可能缺了他這員大將?

徐懷裝癡賣傻不理會,王稟只能叫盧雄走一趟。

盧雄喝過周盼兒端出來的溫茶,見徐懷還憊懶坐在台階上,也坐過去,開門見山的問道:

“陳大人率州兵將千余賊軍圍困在理塘寨已三天了,也兩次派人快馬傳令給鄧郎君,勒令淮源鄉營從東面對黃橋寨加緊攻勢,行文間對淮源鄉營前後三個月都能沒攻陷黃橋寨頗為不滿。陳實的函文對淮源鄉營有貶低之意,鄧郎君、徐武江他們心裏都很不滿,但不管怎麽說,還是得配合啊。你到底有什麽想法,躲回來三四天卻都不去黃橋看一眼?”

“我還以為沒我啥事呢,既然盧爺過來拉我,那我晚上便隨你去黃橋。”徐懷拍拍大腿站起來說道。

徐懷知道真要賴在軍寨,盧雄也不可能會強拽他去,但以王稟的性子,很可能會在他缺席的情況下,強勸鄧珪對黃橋寨展開攻勢,那樣反而會更糟糕。

王稟太正直了,有時候真是這邊的弱點啊。

……

……

徐懷、殷鵬與盧雄連夜帶著一隊馬步兵趕往黃橋寨。

淮源鄉營直接在走馬道上安營紮寨,是以五軍的標準,結成連營,將南北山嶺之間的兩百多丈寬谷地堵死——而真正的黃橋寨則在連營以西三裏之外,兩千賊軍也是以連營的形式結起密實的防禦。

鄧珪、徐武江他們調兵遣將的官廳設在規模最大的中軍寨,鄉營戰鬥力最強的先登兵也主要駐紮在這裏。

除了攻堅作戰、遠距離機動外,深入敵後斥候敵情,也主要由先登兵承擔。

雖說巡檢司武卒加淮源鄉營此時已擴張近兩千兵馬,先登兵卻還嚴格控制在兩百人編制,徐武坤、唐盤、徐心庵、殷鵬、唐青、韓奇等人為隊目,徐懷與盧雄則會直接插手操訓以及潛行斥候等事。

“陳實不理會告誡,執意想在冬季結束之前,掃平匪亂,我們也只能配合;而陳實除了輕敵之外,他也實是寄望我們能在東線將賊軍主力拖住,才敢如此輕率進軍的。”

形勢又迫切起來,王稟也沒有辦法再“知進退”,徐懷趕來之前,他也已跟鄧珪、徐武江商議出強攻黃橋寨的具體作戰措施,這會兒直截了當的跟徐懷說道,

“鄧郎君與我們已經商議好作戰方略,現在就等你這尊莽虎將出場了……”

帳內大桌有樹膠和泥砂制作的沙盤,將雙方的營寨等防禦部署都清晰的標識出來。

王稟雖是士臣,但考取進士後,早年就曾在樞密院河西房任職,之後又長期以判軍、都監的身份任事邊州。

雖非武將,但王稟對《武經總要》等兵書的熟悉程度,比當世絕大多數武將都要熟悉的。也恰恰是當世崇文抑武、以文制武,很多士臣都有提劍安邦的志向。

具體的排兵布陣等治軍事,徐懷這五六個月來都跟王稟、盧雄他們學習不少。

沙盤上都將這次攻寨作戰的方略清晰標識出來,

徐懷走到沙盤旁看了一會兒,問一旁的徐心庵:“陳子簫這幾天有什麽異動?”

“西小寨看似沒有什麽變化,但郭君判、潘成虎兩人這兩天衣甲都密實起來,叫人隔遠看不清楚他們的面目,陳子簫很可能找到體形相近之人冒充他們,”徐心庵振備的解釋道,“而連著三天來,賊軍在黃橋諸寨看似沒有大的變化,但夜間潛到近處也能聽到一些響動——很顯然陳子簫不從黃橋寨暗中調兵,僅憑借各懷鬼胎的高祥雲、仲長卿兩部賊眾,很難對州兵形成多大的威脅!既然賊軍敢玩瞞天過海這一套,我們就趁機奪下黃橋寨,殺他一個奶奶的雞飛蛋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