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信裏虛情真意(第2/2頁)

徐懷微微皺起眉頭,他沒有拿根樹枝就將銅鎖捅開的本事啊!

這時候有一個婆子從外面走進院子裏,徐懷從房門縫隙窺出去,待她走到斜對面的廂房裏,躡腳走墻角旁,先將上面那只小衣箱打開來,都是日常換洗的衣物,還有少許碎銀錁子及散銅錢。

想到徐武江他們到青溪寨後,隨時會被十倍於己的虎頭寨賊兵圍殺,徐懷也顧忌不得太多,手拽住銅鎖,發勁將銅鎖連著的鐵楔子硬生生從衣箱木板裏拉出來。

大衣箱裏還以為衣物為主,有一只錦囊,打開來卻是幾枚大銀錠跟一枚嬰兒拳頭大小的大金錠——徐懷以為鄧珪任職巡檢司都不怎麽管事,平時又酒色皆沾,手裏應該會很拮據才是,不想私藏卻不少,這些金銀大體要值一千貫錢。

徐懷將衣物翻開,三封信函安靜的躺在大衣箱的角落裏,拿起來看都是一個名叫陳桐的人所書。

徐懷也不知道這個陳桐是誰,在唐州或泌陽縣官居何職,三封信函不長,片晌之後便通讀過一遍。

第一封信陳桐就直接問及王稟在桐柏山遇匪之事,信裏說這事傳到泌陽縣,州縣官吏議論紛紛,甚為驚擾,他是出於好奇找鄧珪打聽傳聞是真是假,是不是還有外人不足道的隱情。

徐懷看不到鄧珪給陳桐的回信,但從陳桐的第二封信函裏,不難看到鄧珪將徐武江率隊驚走馬匪以及在接到知州陳實的命令之後對王稟留居軍寨護衛等事,都一一相告了。

也能從陳桐寄來的第二封信裏看出,鄧珪初時並沒有急於回復陳桐。

卻是第一次有商販在走馬道被虎頭寨賊兵大肆劫殺之後,他才給第一次寫信回復陳桐——這說明虎頭寨打草驚蛇,還是發揮了作用。

鄧珪那時就意識到虎頭寨賊匪跑出來劫殺大肆商旅不同尋常。

從陳桐寄過來的第二封信裏,同樣能看出鄧珪在第一次回信裏就表示他在桐柏山碌碌無為兩年多,常感人生厭厭,有想著棄官歸田,陳桐這才會安慰他正值有為之年,不應有那些頹喪之志。

而陳桐的第三封信則除了寫明這信托徐武富捎回來外,還進一步勸鄧珪要有為朝廷效忠之心,說了帥司有幾個職缺,正急需鄧珪這般有武略才學兼備、又年富力強的人去挑大梁。

陳桐還在信裏說桐柏山匪患甚烈,在王孝成手裏都沒有徹底平息過,即便有什麽妨礙,也不應該歸責到鄧珪的頭上。

徐懷料得鄧珪必是在跟誰聯系之後,才最終決定安排徐武江他們去送死,卻萬萬沒想到陳桐這個人也是促使徐武富犧牲徐武江的關鍵,想必在州縣地位不低。

要不是他早洞悉一切,還真看不出這三封信藏有什麽蹊蹺,甚至都不能作為呈堂證供拿走。

徐懷當下將這三封信函放回原處,又將那一袋金銀塞懷裏,確認照顧鄧珪起居的那婆子不在院子裏,他飛快的走到院子裏,先掰下一小塊檐頭,偽造有人翻墻進出的跡象。

做好這一切之後,徐懷才往署所前廳走去,與一名吏目差點撞一起,嘀咕道:“唐都頭都來找鄧郎君了,卻還遣我過來空跑一趟……”

吏目看了後面院子一眼,空無一人,罵徐懷:“你這笨貨,見鬼了,哪裏有唐都頭?”

“見你大爺!”徐懷沒好氣的瞪了那吏目一眼,便大搖大擺走將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