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反英抗暴!

“沙田有獵槍五十把,漢陽造三十把,駁殼槍六把……”

“屯門有獵槍六十把,中正式十三把,三八式九八……”

“大埔有獵槍三十把,卡賓槍兩把……”各鄉大姓都報出家底,尤以土獵槍最多,因為,獵槍子彈易造,保養簡單,幾個大姓都有私造獵槍的能力。

再者,雜七雜八,萬國牌的武器也不少,總計加起來槍械居然高達五百多支,足夠組成一個民兵團。

可惜,主要武器都是二戰時期的老古董,日積月累,損耗肯定很高。

當中能用的不超過三分之二,性能好的能有三分之一都算高。

陸翰明卻覺得底氣十足,出聲道:“十大姓既然坐在一起,就該團結一致對外,港府想奪我們的地,資本家又要剝削我們。興建工廠,開發新界就一定是好的嗎?”

“長江工業的做法,大家也都看見了。”

“我提議各村挑選精壯,組成保衛團,封鎖新界與港島的道路,正式與港府進行武裝鬥爭,只要港府答應放棄開發新界,或者與我們十大姓合作開發為止!”

在場的宗族話事人都眼前一亮,開發新界其實是一樁好事,唯獨港府想甩掉十大姓,私自開發是萬不允許的。

“好!”

“陸族長作為新界代表,登高一呼,各鄉各村都會支持。”大多人都贊同,並且推舉陸翰明出來扛旗。

只因,他們的所作所為已是舉旗造反,公開反對港府。

一旦事敗,有殺頭、屠村、滅族的風險,一般小門小戶不僅威望不足,還真不敢擔這風險。荃灣陸氏肯出來挑頭,其余姓氏自然支持,況且陸氏的實力最強,土地最肥、人口最多。

論資排輩也該是陸氏當第一。

陸翰明見到眾人全支持他,心裏也不禁豪情萬丈,拱手道:“多謝諸位同鄉,陸謀人生於新界,長於新界,不忍華夏疆土淪入異族之手,將一把老骨頭豁出去了!”

“死也要打退鬼佬!”

莫文偉拍案而起:“陸兄高義。”

鄧光雄道:“斬雞頭,飲血酒,今日新界十姓就在陸氏祠堂歃血為盟,高舉義旗,反英!”

“反英!”

“反英!”

堂內氣氛高昂,人人熱血沸騰,滿面鬥志,本以為只是一次政治摩擦,沒想到,最終十姓達成一致,團結在一起,直接打出反旗。以當下的局勢而言,此戰若是功成,新界將來可能自治。

十姓從土皇帝也會演變為政治家族,能量再上一個台階。

此戰若是失敗,新界局面也將大為好轉。

就算他們掉了腦袋,也將青史留名,成為英雄人物。

陸翰明卻心知宗族聯合,梁山聚義的組織模式已經過時,要真以歃血為盟,老一套的模式舉反旗,不過一周就會被港府分而擊之,崩潰瓦解。因為,港府面對暴民和反對軍會采取兩種模式,暴民只會被警隊鎮壓,反對軍卻要面對紀律部隊、軍情處、駐軍三大武裝!

撬動的資源,力量也不是一個量級。

雖然,以他的猜測,港府不敢動用駐軍。畢竟,駐軍一旦上場,就不是對內,而是對外,等同於承認新界是北方的一部分。同時以新界跟寶安的地緣關系,駐軍一旦進入新界,北方就會馬上出兵與鬼佬爭奪控制權。鬼佬在陸地上是絕對打不過北方的,駐軍自然不敢調動。

如果說,駐軍可以一個晚上攻入新界,北方就可以一個小時抵達九龍界限街!

在有老家作靠山的威懾下,最可怕的力量,反而最不可怕,大概是會被抵消掉,可剩下的紀律部隊與軍情處也難纏,一個作治安軍,一個作情報工作。

各種暗殺、利誘、美人計……

總督府投入資源一旦多起來,老套的聚義模式分分鐘就會被破解。

這種模式早已過時兩百年,陸翰明早有準備,暗中給司徒英遞了一個眼色,司徒英微微頷首,便在火熱的氣氛中,不合時宜的開口道:“明哥,十姓按槍編兵,指揮權歸誰?”

莫文偉、文景勝、彭國惟、王振幫等人立即就像被澆了一盆涼水,愣在原地望著陸翰濤。雖然這些老骨頭都心向中華,為有一天能舉旗反英而感到雖死猶榮,但手下的兵一個個都是宗族子弟,血親後代,交給外人指揮是萬萬不放心的。

因為每個人都是私心,如果把子弟交給陸氏指揮,遇到強敵的時候,陸氏會不會保全自身,而把他們的子弟扔出去作炮灰?答應是肯定的!人心之可怕,凡事要往最壞的想。

可總共就五百多條槍,要是連指揮權都到處分割,談什麽反英?警隊稍加進攻,各處防線就會漏的跟篩子一樣。莫文偉、文景勝等人突然意識到舉事艱難,想靠宗族制度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