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半點不由人

“何先生,你的意思是將來新界你做主?”

陸翰明坐在潮福酒樓內,表情帶著一抹厭惡。

何定賢朗聲笑道:“哈哈哈,陸老先生誤會了,警隊支持新界鄉民發聲抗議,不是為了掌控新界,只是希望與四大家族合作,協力為新界鄉民爭取利益。”

“你的建議,我會考慮考慮。”陸翰明語氣慎重,沒有第一時間拒絕。

“好。”

“我等陸先生的回答。”

何定賢道。

陸翰明適時提出告辭:“時間不早了,鄉下交通不便,又要坐船過海,又要搭車回村……”

“我派人送陸先生和三位叔父一起回家。”

何定賢起身相送。

在陸翰明、莫文偉、司徒英等人離開後,藍剛立於酒樓門柱旁,表情不悅的道:“長官,這四個老骨頭是敬酒不吃,吃罰酒。”

新界。

陸翰明,莫文偉等人下了轎車,各自搭人力車趕回屋村。陸氏是荃灣一帶的大族,莫氏是沙田一帶,司徒家是屯門大族,王氏是元朗大族。大埔、西貢、北區還有幾個宗族,但人口、勢力遠不如四大姓。

新界是四家說的算,六家坐著聽,當中又以荃灣陸氏為第一。

陸翰濤坐在人力車上,探頭朝著右前方的大佬問道:“明哥,何先生開的條件挺好,司徒家、莫家好像都有所意動,你怎麽沒有答應?”

“這種事情能多爭取一分力都是好的,何況,何先生是警隊的話事人,又是粵商商會會長,實打實的社會名流。”

陸翰明道:“因為,新界人必須是新界人的新界,否則,四大姓又憑什麽裁定新界一切事務?”

他帶著家中細佬陸翰濤前往潮福酒樓,未想到,陸翰濤居然被何先生的條件說動,但並不值得驚奇。因為,何先生提出兩點,一是幫新界爭取到徒置大廈之外的金錢補貼,按照不同土地屬性,要求港府給予賠償。

其中以農田最為貴,又要把農田分三等,第一等一畝能賠一萬港幣!

二是幫新界爭取到“丁權”,讓新界原住民男性出生即擁有修建一座高30呎,每層面積達千呎屋宇的權力。

這兩項權利,一可幫新界徒置的居民們,爭取到現金回報,二可解決新界家族男丁傳承問題。

幫助新界男丁跳出樓市壓榨,做到生來有其屋,男丁有其地。

這兩條政策可謂優厚,能解決鄉民的一切痛點,至於什麽興建工廠,通水通電倒是其次,港府若真的打算開發新界,還能不給屋村通水通電嗎?

而四大姓要付出的只是配合。

配合警隊、商會。

這反而觸碰到陸翰明的禁區,他側頭望了細佬一眼,神情刻板:“何先生是制定警隊規矩的人,我是制定新界規矩的人,有人要新界定規矩,就是刨我的根。”

“刨陸氏的根!”

“四大姓不能沒有新界。”

陸翰濤神色微變,心裏五味雜陳,欲言又止。

陸翰明似看穿他心中所想,冷聲道:“何先生也是一個商人,更是手上揣著槍的豪商,口中說各撈各的,他在股市發財,不插手新界。但把腦袋湊到別人槍口上,指著別人信譽活命,是傻子才做的事。”

“於我而言,何先生與港府鬼佬沒什麽兩樣,無非是把錢送到鬼佬祖家,一個把錢裝進自己口袋。人永遠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新界既然不怕總督,就更不怕一個何定賢。”

“你知道為乜?”

陸翰濤有些不解。

陸翰明道:“因為,新界不缺槍,不缺人,與寶安交界,境內又都多是山林。”

“誰得罪了我們都要倒黴。”

只要四大姓抽出百來號人上山為匪,不時給九龍劫一遍,帶來的損失都會極為慘重,讓港府承受不起。不只是資金上的損失,經濟環境破壞殆盡,走上正軌的九龍都要破敗。

經商環境很重要。

而新界天時、地利、人和兼備,可向寶安采購物資,可靠村民掩護遊擊,有家族為組織靠山,駐軍還不敢進村莊搞大新聞。

“所以,新界人最重要的就是保持獨立!”

“不受制於任何人,四大姓才能繼續當土皇帝,新界晚一點開發沒什麽,早開發的地區宗族說話早沒人聽,祠堂也淪為逢年過節吃盆菜的地方,一切尊重流於表面。”

“四大姓想繼續管理新界,陸氏想繼續在荃灣做大佬,就要拒絕與任何人合作開發新界,他們開出什麽條件不重要,重要的是新界只能由新界人自己進行開發!”

或著說,是由四大姓進行開發!

陸翰濤聽完對大佬的胸襟眼界頗為敬佩,覺得大佬不愧是陸氏族長,明明只比他多活七年,怎麽像是多活了一百年那樣精明。不過,他又隱隱覺得有些不對,可又說不上來在哪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