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內幕

辦公室內。

何定賢將警帽摘下,掛到衣柱上,坐在沙發上獨自一人,點起雪茄,靜靜品味著助理處長帶來的權力。首先,他對港島區內所有警署都具有管轄權,有權調動港島區警署的一切部門,參與所有指揮行動。

其次,他頭頂有一個高級助理處長萊特,是殖民派的人,立場與他相對,但目前極其弱勢,不敢幹涉他的決定。他其實已經具有港島區一把手的權力。

最後,則是對雷洛、江祖輝等老兄弟的安排……

“雷洛、江祖輝等人肯定是想往上走一步,但再往上走就要調離刑事組,不可能擔任總華探長。”

“我以前一手提攜起來的人,已經占滿中層實權派的位置,既有在重案、O記、刑事組啥、也有在反貪、行動部、情報科的。”

“就連海關、消防都有我的人。”

權力越大。

要用的人就越多。

“如果把雷洛、江祖輝等人升上來,兩區總華探長的位置,擺明就是要給他們的人。”

“雖然,政治派系上講,他們的馬仔也屬於我這一邊,凡事都會以我的立場為主,絕對能使喚得動。但是馬仔的馬仔,不是我的馬仔,新的兩位總華探長關系始終與他們更親。”

“要是,將來無需面對廉政風暴,讓他們的馬仔上位也就算了。”

“廉政風暴擺在眼前,不到十年的時間,甚至五年左右就會開始。”

何定賢吐出一口白霧。

歷史上的重要事件,往往不是單純的一次交鋒,打完就結束。

而是一系列的事件串聯在一起,在三五年,甚至十年中不斷發酵的一場風波,只不過,由於前後關聯,被總結成一次事件。廉政公署74年成立,警員罷工事件在77年發生。

要是單純的認為74年才會碰見危機,那就落人一步,陷入被動挨打的局面了。

74年為什麽會成立廉政公署?

一個新紀律部隊的誕生,背後有多少政治交鋒,需要多少場會議,多少次票決,動用多少資源?

這些要深思。

現在已經進入60年代中期,距離70年沒幾年了……

“現在讓雷洛、江祖輝等人上位,幹閑職他們不願意,幹實職容易受人攻擊。而且,憲委層的實職一個個都很重要,花力氣、金錢運作上去一個,未來又要被犧牲。”

“誰會甘心?”

何定賢不甘心,到時候雷洛、江祖輝等人更不甘心,真要急流勇退的時候,極其容易和他唱反調。何定賢原本打算再過兩三年就幫他們提一個虛職,隨後,再一步步安排退休,把家人、資產都轉出港島。

現在看來警隊華人越勢大,要老兄弟們退休的阻力就強勁,矛盾變化的往往比預想中更快。

而且一旦讓雷洛、江祖祖等人的馬仔占據總華探長位置,將來不但會增加阻力,還會給鬼佬更多針對的機會。鬼佬甚至不需要抓著他打,只要將雷洛、江祖輝等人打垮,便能摧毀他的基層權力。雖然,這種摧毀於華警而言是致命,只是換一個代言人罷了,可是於他而言是非常致命的。到時候,被鬼佬架空,再被廉署拿來開刀。

臉都丟光了。

至於人身安全,財產安全,其實倒大可不必擔心。只要他肯走,就絕對走的了,公司股權都可以提前找人接手,問題是何定賢還沒享受過總督的威風,一點都不想走!

何氏明明有成為港島統治階級的潛力,為什麽要撤出港島,到外頭過低三下四的日子?開公司要看人眼色,投項目要托人關系,賬戶上錢再多也沒有管幾萬條槍,幾百萬人來的威!

“所以,雷洛、江祖輝兩個人,最好是釘死在總華探長的位置上,錢可以給,但職位不能升了。”他其實很想抽兩個信得過的人,去接替兩區總華探長的位置。

可他的權力觸角伸得太長,能用的人早用光了。兩區總華探長又是十分關鍵的位置,不僅要有能力、有威望、還要夠忠心。這種人才在哪個大佬身邊都是不可多得的,怎麽可能說調就能調出來?

底層倒是有一大批新人等著出頭,但三年內能升上督察就了不起了。

距離總華探長差的太遠。

之前跟在身邊的阿樂、阿鬼等人,也外放出去任職,剛剛當上華探長不到三年,轄區內的事務剛剛上手,去接替總華探長,根本壓不住一大批老人。

蔡兆光、曾少珂等人倒是好用,可他們也屬於要榮休的對象。

“暫時委屈委屈阿洛他們吧,這一次要提攜也得是提攜年輕人,儲備一批在廉政風暴之後,可以迅速接替他們職位的新生代警官。”何定賢心裏嘆道:“只要警隊華人不出現青黃不接,權力真空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