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我們撐你

“你了解立法會嗎?”羅文錦端著茶盞,出聲問道:“《反貪法案》在立法會極受重視,一旦通過,立法會議員本身便在監管範圍內。”

“你覺得三十四位英籍議員會答應?”

何定賢望向羅文錦,點頭道:“羅叔,三十四位英籍議員當中,有十七位是總督府的鐵杆派,由總督批準的法案,十七位議員歷來都不會反對!”

“這是他們的政治基礎,如果再加上六位華人議員支持,二十三票足夠讓法案通過。”

立法會裏的構成很簡單,按照民族劃分,只有英籍議員、華人議員。

按照勢力劃分,全都算是總督府的人。

因為,總督“格洪量”執政期長,深孚眾望,正是強勢期,立法會所有議員都需要總督支持,根本不敢跳出來同總督唱反調。

總督府強不強勢,要看總督強不強勢。

當然,除了總督府的鐵杆派之外,還有十七位議員與洋行關系密切,又有六位華人議員作為華人代表,屬於要照顧背後利益團體的動搖派。

這兩個動搖派不碰權、只盯著錢。

在無關經濟政策的法案上,一直都是支持總督的,如果總督有什麽要強硬推行的政策,也會在私人與兩方人馬協商,呈上會的文件往往都是全票通過。

三權分立的社會體制,總督想要幹點事情,起碼得握住立法權,可見本屆港督格洪量是個有本事的。

而一旦觸及到經濟利益的法案,雙方則會展開交鋒。

從立法會的人員名額上看,也看得出港府中三方勢力已經達成平衡,其中港府、洋行對半開,華人代表占據最少席位,卻在關鍵時刻能決定勝負。

周錫年上前一步,越眾而出,發問道:“這一次的法案可以直接調查議員,憑什麽認為港督府的鐵杆派議員會認命?”

“他們不能反戈一擊,關鍵時間推翻法案嗎!”

何定賢冷笑一聲:“就憑港督簽了字!”

“在他們眼裏,這就是港督的態度,他們反戈一擊,打的不是我,而是總督,第一次駁回了法案,只要警隊再次提出申請,下一次港督就會解決他們。”

“因為他們不聽話了。”

“如果英籍議員都是看不清局面的水平,我想通過法案會變得更容易。”

簡樂強剛剛五十出頭,年紀較輕,見何定賢侃侃而談的樣子皺起眉頭:“這把刀也是架在我們脖子上,憑什麽我們要幫你?”

“簡大壯。”何定賢望向大律師,巧言善辯:“你們立身之基,在於華人,華人越強,幾位在立法會的話語權越大,在總督眼裏的分量越重。”

“別說,你們旗下的公司大部分只持有股票,不參與經營,就算有貪汙受賄又怎樣?”

“港督府會查你們嗎?反貪室敢動諸位嗎?我還要靠諸位前輩撐腰,又怎麽會自毀長城?”

華人三大律師家族的代表全部在座,辯論的風頭竟然給一個年輕人搶了。

倒不是何定賢比三個人更會講,而是他句句都講實話,三人可以不認同,但沒有反駁的必要。

伍忠靖在六位議員中名聲不顯,但祖上卻是港府第一個華人立法議員,晚清末期最著名的一位外交官員“伍廷芳”。

他出聲道:“好。”

“你說的有道理,但是講一句最實在的,支持你,我們有什麽好處?”

何定賢道:“一,反貪室絕不會查諸位旗下的公司,二,反貪室絕不會查華人議員,三,華人勢力變大,立法會可以增加華人席位,最後……”

“我可以作刀幫各位轟英籍議員下台。”

伍忠靖沒什麽野心,有些不樂意:“說的好聽,這些事情沒有你,我們一樣可以辦好,反而是你,沒有我們,就要給人甩下車。”

“說到底是要我們趟渾水,給你作刀,後生仔說話漂亮,心眼子也不少。”

何定賢知道光靠嘴上功夫是沒用了,必須拿點真材實料出來,當即舉臂振聲道:“錯!”

“我永遠不會被甩下車,要被甩下車的是諸位!”

“我的生意夥伴霍先生已經前往內地,會見老板,憑借內地老板的支持,在地產商業怎麽都能分到一杯羹。我來找六位議員,不是要賺眼下的錢,是想為華人多爭取一份地位。”

“鬼佬居高臨下,吆五喝六的時代過去了,誰與歷史站在對立面,只能被活活碾死!只有手中的權力增加,口袋的銀紙變多,在政界的華人才能挺直腰杆。”

“反貪法案的通過,不會是我一個人的勝利,而會是在座諸位的勝利。”

這番話暗藏著威脅,但也有猛料,同時慷慨激昂,很難引動情緒。

偏偏在場所有人都表情平靜,無動於衷,因為,他們不是青頭仔,年輕人,早就過了熱血沸騰的年紀,講未來,沒用,還能活幾年啊?他們只講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