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掌控喉舌,買報社(第2/3頁)

哈裏森接過合同後看了一眼,又拿起委托書看了一遍,心中稍稍松口氣。

比起他剛才想到的那些,這事就好操作多了,也不容易出什麽問題。

“我可以答應你們,現在你可以把槍收起來了。”哈裏森看著對方說道。

那個青年笑了笑就將槍收起來,又將裝錢的箱子推到他面前。

“哈裏森先生,其實我不怕你搞什麽花樣。你要知道,我只是來做事的小角色,如果你搞花樣,對你沒什麽好處。”

“我知道,我知道!”哈裏森連連點頭,他能看出對方毫不忌憚。

做出這些事情,連一點兒緊張都沒有,自始至終都很輕松。

對方必然是一個很大的團夥,背後還有人在。

“我可以幫你們,不過我希望就這一次。”哈裏森認真說道。

“放心,這種天上掉錢的好事可不多見。”青年笑了笑,手指在太陽穴挑了一下。

“那麽明天銀行見。”

第二天上午,青年帶了幾個馬仔,到了銀行門口給哈裏森打了電話,就被帶進經理辦公室。

隨後轉賬、取出保險櫃的東西都很順利。

僅僅一個小時,那筆錢已經轉入幾十個賬戶,隨後又被人從不同銀行分別取出。

而幾個青年則是拖著兩個箱子離開了銀行。

……

“笙哥!東西拿回來了!”那些東西轉了兩手之後才送到顧笙手裏。

顧笙饒有興致的將箱子打開,就跟在遊戲裏開箱子一樣。

他只知道有些古董和珠寶,卻不知道具體是什麽。

“這破東西就值八百萬?”顧笙看著自己手中的瓶子撇撇嘴,清乾隆琺瑯彩福壽雙耳瓶。

他對這東西向來沒什麽欣賞眼光。

還不如自己那套沙皇首飾,起碼看起來光芒璀璨,一看就很值錢。

實際上這種題材的瓶子全世界只有五個,有個同題材的瓶子在1975年在英國被人以1萬6千英鎊拍下,隨後幾經輾轉,在2005年則是被人以1.15億拍下。

除了這件雙耳瓶,一件更貴的,是乾隆時期的綠地粉彩龍紋瓶,價值1000萬。

還有幾件宋代定盤、鵪鶉盤、高足杯、葫蘆瓶之類的。

這些古董加起來,也就兩千多萬。

顧笙雖然對這些不太懂,也知道接下來二十年,隨著港人和北方富豪的經濟實力增強,這些古董的價格而會暴漲。

現在反倒不值多少錢,也沒賣的價值。

隨手就塞回箱子裏。

準備找個銀行存上。

這東西他連擺在家裏的念頭都沒有。

那些珠寶還更值錢一些,還容易出手。

倒是那八千萬港幣才是顧笙最喜歡的,顧笙都快記不住自己到底有多少錢了。

主要錢來的實在太容易,這個時代機會太多,就跟天上往下掉錢一樣。

“好時代啊!”顧笙笑了笑,然後坐在那琢磨另外一個問題。

報社。

他早就想有自己的報社了,掌握自己的喉舌,關鍵的時候才能發出聲音來。

比如潑臟水,炮制花邊新聞,栽贓陷害,引導輿論之類的。

港島現在報社不少,不過那些花邊小報他看不上,大的報社不好弄,有幾家還跟北邊關系密切,比如文匯報,資產雖然不算高,但他都不太好下手。

想來想去,顧笙還是覺得從頭辦一份報紙太麻煩。

拿起一張表格又看了一遍,隨後在一個報紙名字上畫了個圈。

天天日報,在港島銷售超過十萬份,銷量不算大也不算小,受眾面很廣。

如今控股天天日報的是妙麗集團的老板劉勇泉,妙麗集團是做女鞋的,財政情況比較一般。

“讓人去找一下天天日報的老板劉勇泉,就說我想和他聊聊。時間就約到明天中午吃早茶的時候吧。”顧笙將手上那張紙扔到桌子上,吩咐梁笑棠道。

隨後顧笙又想了片刻,主要是在考慮買下天天日報後怎麽快速擴張,把天天日報做到港島最大的報紙之一。

比如加量不加價,比如在報紙裏面增加漫畫和小說內容,比如增加一些江湖上的小故事。

琢磨片刻,顧笙一拍大腿,費那些力氣做什麽?

到時把直接競爭的報社印刷廠給燒了不就行了。

他們沒報紙賣,天天日報有得賣,自然就能快速擴張了。

到時名字也要改一下,天天日報不大氣。

正琢磨間,王建軍進來,直接坐到顧笙對面。

“給你的。”顧笙看了一眼地上的行李袋。

王建軍伸手掂量下,大概就知道有多少了。

大概五百萬左右,這讓王建軍臉上多了幾絲笑容。

顧笙給他的工資雖然不算高,但一來安保公司有他的股份,另外一方面他在顧笙這裏拿到的各種收入可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