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我就在這裏!

守島這是一項極為艱苦任務。

常年如一日的駐守在一個地方,孤獨感會慢慢的侵蝕一個人的內心,真正能夠堅守下來的,內心無不是充斥著極高的信仰。

這是需要一個信仰、意志來抵抗孤獨感的地方。

散落在大海深處的海島,如點點明珠點綴著祖國遼闊的海域,守島官兵不畏艱苦忍耐寂寞,堅守在海防最前線,他們每日與萬頃浪濤相伴,與艱苦環境為伍,為祖國的安寧和人民的幸福履行使命。

以丁幹事為首,宣傳組戰士以及徐朝涵一行七人,在短短七天的時間內,登上了4個海島。

而每一個海島上,都有一個哨所,和一面高高飄揚的紅旗。

那些被海風吹拂的一張張起皮的皮膚和每一雙充滿了堅定的眼神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這裏沒有花樣繁多富足的食物,也沒有豐富的精神娛樂,只是靠著信仰和對祖國的熱忱,默默的駐守在這裏。

其中宣傳組負責錄制的戰士在捕捉著一幕幕的畫面,眼睛自始至終都好像閃爍著淚花兒。

終於在采訪到第三個海島的班長時,再也忍不住內心的波動,瞬間崩潰,嚎啕大哭。

任何的文字介紹,甚至是視頻影像都不足以介紹守島官兵的艱苦。

那是一種依靠著信仰和意志,對可以毀滅人性的孤獨與寂寞所抗衡的偉大。

在一些交談之中,那些守島十幾年甚至二十年的老兵,甚至有些表現出來了交流上的障礙。

在這幾天的采訪當中,徐朝涵受到的沖擊極大!

外界所有的負面信息對他而言都不存在了。

他的腦海當中,只有那一張張被海風侵蝕的幹燥、起皮但卻異常堅定的臉龐。

那些孤獨的站在天涯海角上默默守衛著祖國,一守便是十幾二十年,他們沉默著,如同一座座雕像。

這是一項能讓狗都發瘋的任務。

不是比喻。

而是字面上的意思。

楊華,南島礁哨所班長,在他守衛南島礁的時候,有一只狗為伴,但是僅僅三個月,狗瘋了。

而他,孤獨的守衛在南島礁,一守便是二十七年。

人生漫漫。

但是有幾個二十七年?

可以說,他把人生最璀璨的年華,都奉獻給了海浪和天空。

只是為了保衛祖國的版圖,不容許有一絲一毫的侵犯!

在最後一行采訪結束之後,徐朝涵的心情很沉重。

那種面對著現實的,活生生的人,用默默的付出和奉獻所帶給他的一種對於人性的思索和信仰的洗滌。

丁幹事自始至終都是默默的跟在徐朝涵的身邊,而每當采訪完一名戰士之後,他都會莊嚴的向這些不善言談,沉默寡言的戰友敬禮。

那是一種對擁有共同信仰的戰友的致敬!

搭乘軍機返回濱海軍分區。

徐朝涵便默默的工作著。

剪輯、畫面渲染,降噪,調整音畫對比度。

一個人把自己關在房間裏,沒有任何人的打擾。

團部指導員看向守在門外的丁幹事,臉上帶著笑容:“怎麽樣,小徐有思路了嗎?”

丁幹事聞言苦笑了一聲,然後小聲道:“這次采訪,對徐老師的感觸極大,不過對我們宣傳組的戰士也是一種考驗,每個人心情都很低落,看起來沒有個把月恢復不過來了。”

“那就暫時下放到連隊,跟著連隊訓練一個星期就沒有功夫兒低落了——”

“——”

用了一天的時間。

徐朝涵剪輯完成。

成片只有一分多鐘的時間,但是,每一幀畫面都尤為寶貴。

甚至為了這一個短短的僅有一分多鐘的視頻。

他還拿出了一首BGM。

最後。

當第二天清早。

徐朝涵面帶疲憊的來到會議室。

那裏正在等候的有丁幹事和幾位團部領導。

徐朝涵臉上帶著笑容,然後把一個U盤遞給丁幹事。

“完成了。”

身心疲憊。

原來,聽別人講故事,也是一種對心靈上的折磨。

丁幹事看了幾位領導一眼,然後在授意下,把U盤插上了筆記本,接著聯通投影儀。

……

初入七月。

網絡上最近沸沸揚揚。

頂級明星藝人陳憲身陷‘招待門’事件,甚至就連天娛高層領導都深陷其中,不僅如此,陳憲令人瞠目結舌的私人生活更是讓所有網友們大開眼界。

娛樂圈風氣在民眾眼中一向不怎麽幹凈,但是,爆發出如此令人難以置信的醜聞,還是遠遠的超出了所有人的意料。

這一次。

廣電直接對陳憲點名,稱有關組織要從藝人的藝德、甚至於個人作風方面對藝人進行管理和約束,像是陳憲這樣的人,哪怕影響力再大,粉絲再多,也要堅決的,毫不手軟的杜絕他在各種媒體發聲與生存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