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6章 不要高興太早

忙活一天,周維清和徐朝涵才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家。

周維清親自下廚,美其名曰犒勞犒勞徐大善人,徐朝涵就樂滋滋的看著這丫頭忙裏忙外。

於此同時。

華夏詩詞協會會長黃銘元和一眾協會理事等等正在議論。

議論的主題,自然就是徐朝涵的那首《水調歌頭》。

蘇鳳儀在天娛地位尊崇超然,但是在一幫資深的老人面前,也是個學生級別,給諸位理事長和會長解釋了事情起末,然後就閉口不言。

《水調歌頭》被名譽理事長仇紀然謄在一份宣紙上。

仇紀然雖然是詩詞協會的理事長,同時也是書法協會委員,一手瘦金體筆跡遒勁,至瘦而不失其肉,其大字尤可見風姿婉約之處。

仇紀然的書法作品如今可是能上拍的,若不是這樣一首絕妙之詞,根本連請都請不動他。

“你說這是一首歌?”

仇紀然看著蘇鳳儀,單手捧著一只紫砂壺,老人年逾八十,但是身體康健,一雙眼睛毫不渾濁,宛如嬰童。

“是這樣說的——”

蘇鳳儀苦笑著,饒是以她的定力,也被這首詞震懾住了心神,一整天都心不在焉,這哪裏是一首詞,分明是一個大炸彈嘛。

古詩詞協會會長、代表、理事等等加起來兩百多人,每個人的作品都是多少年心血的積累和感悟,有知名的成員,甚至已經出了兩本詩集。

清明、中秋作為華夏兩個極其特殊的節日,俱是寄托著人們的思念,是以協會成員當中,關於中秋的作品便尤其多。

之前大家還能互相品評客氣一番。

但是《水調歌頭》一出,一些覺得原本自己的作品還不錯的成員,立刻面紅耳赤。

原來別人有多吹捧,那麽眼下就有多羞臊。

《水調歌頭》就是這樣霸氣!

蕭姝婧和經紀人陳姐作為當事人也被邀請了過來,但是以她倆的身份在這群文壇大家的面前,根本連坐的資格都沒有。

就連蘇鳳儀都像是學生一樣乖乖站著聽仇老的解析與品評,誰敢坐?

互相對望了一眼,此時此刻,兩個人好像才明白了這首歌曲的意義。

嚇人呐!

“這個徐朝涵到底什麽來頭?”

經紀人陳姐恍恍惚惚,哪怕已經和徐朝涵碰過兩次面了,但是也被眼前這一幕驚呆了。

已經整整四個多小時,對於這首詞的探討和議論一直就沒停歇,這個時候,哪怕是傻子,也都明白了這首歌的分量。

而蕭姝婧更是美眸放光。

她並不是不懂欣賞。

之前也曾閱讀過,只覺得這首《水調歌頭》用詞極盡華美,充斥著難以言喻的美感,但是。

也就僅此而已。

沒有古詩詞文化熏陶的積澱和儲備,加上這本身就是一首歌詞,她哪裏清楚,這首歌竟然有這麽大的影響力?

但是在一幫浸淫詩詞書法的老前輩眼裏,這就是一首不可多得的瑰寶。

不是沒人質疑徐朝涵。

以他的年齡根本不可能寫出這樣充斥著萬千氣象,意境與情感浪漫到極致的作品。

但是。

還是那句話。

作品就擺在那兒。

甚至就連徐朝涵已經譜好曲子的本子就擺在那兒。

怎麽質疑?

所以現在大家討論的並不是這首詞是不是一個娛樂圈唱作者所作。

而是,這首詞的影響力和定位。

需要謹慎謹慎再謹慎。

水調歌頭一出,余詞俱廢。

這句話大家沒聽說過,但是眼下,卻切實有了這種感受。

有什麽作品能壓過它?

腦海中想了一圈兒,但是卻空空如也。

這也是讓這群平均年齡都超過五十的大佬們驚懼震撼的地方。

“這一時半會兒沒個答案,天兒不早了,大家回去都揣摩揣摩,消化消化,老了老了,還能碰到這種新鮮事兒,真是長江後浪推前浪——”

仇老爺子首先發話定下調子,然後才扭頭看向蘇鳳儀。

“那個叫徐朝涵的小夥子是個歌手吧?你幫我把他的歌都找出來,我回去聽聽——”

能寫出這樣驚世之作的小夥子,他倒要看看,創作出的其他作品,究竟是怎樣的水準。

說到底。

大家內心當中還是不信。

這首水準讓人根本無法界定的作品,是出自於一個二十多歲的小夥子之手。

蘇鳳儀點頭。

曲終人散。

陳姐拿著徐朝涵的那個手寫本,像是抱著一件至寶,只感覺心臟砰砰砰的亂跳。

實在是今天的陣仗太大了,大到不可思議,完全推翻了她三十多年的閱歷認知。

眼下她若是再不清楚這首歌的分量,那就真成白癡了。

而蕭姝婧雖然自始至終都沒有說話,但是這幾個小時大家議論探討的問題她也一字不落的聽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