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七章 短時間(第3/3頁)

陳舟的話,說的很實在。

不過,聽在李振邦的耳中,卻又使得這位李局長,想的有些多了。

他看了看陳舟,想著眼前的這個年輕人,難道對可控核聚變沒有興趣?

要是這樣的話,那就有點麻煩了。

李振邦想了想,問道:“陳教授您不看好可控核聚變這項技術嗎?”

陳舟看了李振邦一眼,搖了搖頭:“恰恰相反,正是因為我看好這項技術,所以才知道,實現它的難度,究竟有多大。”

陳舟的後半句話,李振邦聽到了,卻是左耳進右耳出那種。

因為陳舟前半句話,才是李振邦想聽到的。

也因為這陳舟的這前半句話,這位李局長的臉上,露出了一抹喜色。

別的他都不怕,他就怕陳舟不感興趣。

畢竟,強扭的瓜不甜。

隨即,李振邦便又說道:“陳教授,我覺得技術的難題,總有解決的辦法,只要我們能夠找對方法。”

頓了頓,李振邦繼續說道:“就像您所解決的,楊-米爾斯規範場存在性與質量間隔假設問題,還有您現在正在研究的規範場理論問題一樣。”

陳舟這下子可以確定了。

這位李振邦局長,就是想拉自己參與研究。

至於,為什麽是在這個時候,和自己提出這件事。

陳舟也想明白了。

全因他解決了楊-米爾斯規範場存在性與質量間隔問題。

想到這的陳舟,不由得輕聲笑了起來。

看到陳舟臉上的笑容,李振邦也意識到了什麽,他明知故問的說道:“陳教授,您笑什麽?我說的不對嗎?”

“沒有,李局長你說的很對。”陳舟搖了搖頭,又說道,“不過,我還是那句話,可控核聚變在短時間內,是無法實現的,它還有很多需要攻克的技術難題。不管是理論,還是應用。”

李振邦說道:“時間可能確實有點久,到現在為止,我們也僅存於實驗性的研究,到項目真正立項,都還不知道是什麽時候呢。”

“所以,想問問您,對於這一技術的看法,有沒有值得搞下去的必要,我們要什麽時候,才能真正取得這一項目的突破性進展。”

說這話的時候,李振邦一直看著陳舟。

他想看看陳舟,會不會有不一樣的表情。

但遺憾的是,陳舟的表情,並沒有多少變化。

陳舟想了想,說道:“關於可控核聚變整個的突破,可能需要個三五年時間吧,短時間內,肯定不會有什麽實質性的進展。”

陳舟這話一說出口,李振邦整個人便愣住了。

他有些驚訝的問道:“三五年時間,就能有突破?”

陳舟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問道:“李局長,你今天跟我提這個,是想讓我參與可控核聚變的研究嗎?”

既然陳舟問了出來,李振邦也不再繞來繞去,他如實說道:“確實有這個想法,從您研究楊-米爾斯規範場存在性與質量間隔假設問題時,我就跟老領導提過這件事。”

聞言,陳舟也幹脆說道:“我猜也是這樣。不過說實話,我對可控核聚變的研究,還是挺有興趣,也挺期待的。但是,估計也得三五年的時間,才有可能在這個上面,取得突破性的研究進展。”

“只要三五年的時間嗎?您剛才不是說,短時間內,是不可能實現的嗎?”再次聽到“三五年”的李振邦,表情有些激動。

在他看來,要真是三五年就能實現的話,那還叫什麽短時間?

這已經很快了,好不好?

他甚至都不知道,這項技術是不是他的有生之年。

誰知陳舟一臉認真的說道:“短時間不是指半年到一年嗎?”

李振邦看了看陳舟,頓時一陣無語。

敢情這位學術大佬,是這麽看待時間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