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四章 熱鬧的燕京(第2/3頁)

也是2018年國際數學家大會即將頒發的菲爾茲獎的有力競爭者。

“怎麽會是你?”

陳舟對於舒爾茨的出現,還是有些驚訝的。

舒爾茨笑看著陳舟說道:“我當然是來聽你的報告會的。”

陳舟也笑了笑,調侃著說道:“所以,在報告會之前,來找我,是想要提前獲取報告會內容嗎?”

“算是吧……”舒爾茨倒是毫不掩飾自己的目的,“你知道的,你對極小模型綱領兩大問題的解決,以及你所采用的Z-理論,統統吸引到了我!”

陳舟沒有接這句話,轉而說道:“我猜,你來找我,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你所提出的p進類完美空間理論,你發現了其中不完善的部分。”

聽到陳舟的話,舒爾茨明顯愣了一下。

他沒想到,陳舟一下子便拆穿了他真實的想法。

沒錯,即使舒爾茨自創的p進類完美空間理論,被國際數學界稱為“代數幾何未來幾十年最具潛力的幾大框架體系之一”。

即使舒爾茨在30歲的年齡,便已經在算術代數幾何的領域站穩腳跟,成為新一代天才數學家的領軍者,甚至被有些人稱為代數幾何的皇帝格羅滕迪克的接班人。

但也不可避免的,他的p進類完美空間理論,存在一定的缺陷。

這一點,陳舟覺得,舒爾茨應該早就意識到了。

並且一直在尋找相應的完善措施。

從舒爾茨出現在這裏來看,他應該是從陳舟的Z-理論中,獲得了靈感。

現在便是找尋陳舟,進行更進一步的交流和探討。

“沒錯!確實如你所言,我發現了p進類完美空間理論的不足之處。”舒爾茨倒也坦然,並未因陳舟的直言拆穿,而變得尷尬起來。

陳舟看了舒爾茨一眼,舒爾茨也面帶微笑的看著他。

對於這樣天才且善於發現問題,善於求學的人,陳舟始終有著一定的好感。

即使眼前這人,是自己在菲爾茲獎上的有力競爭者。

舒爾茨也一樣。

天才往往是孤獨的。

以往的他,茫然四顧,卻發現竟無一人是自己的對手。

或者說,竟無一人是可以探討的對象。

那是十分孤獨的。

可現在,陳舟的出現,令舒爾茨眼前一亮。

雖然陳舟的研究成果,更多的集中在數論領域。

但舒爾茨毫不懷疑,陳舟在代數幾何領域的造詣。

這一點,從陳舟關於代數幾何的兩篇論文,也可見一斑。

當然了,在各項數學獎項的獲得上,陳舟是比不上舒爾茨的。

畢竟,舒爾茨還有個外號,叫“拿獎狂人”。

不管是拉馬努金獎、還是克雷研究獎,亦或者是柯爾代數獎,以及被他拒絕的科學界的“奧斯卡獎”——科學突破獎數學新視野獎,都是陳舟尚未拿過的。

其實,陳舟有時候也挺納悶的。

每年頒發的數學獎那麽多,為什麽他卻領的那麽少?

要不然的話,還能靠獎金,貼補一下本不富裕的生活,還有研究。

但實際上,陳舟沒有考慮到的是,他的研究效率實在是太高了。

各項學術成果,一個接著一個的出現。

已經令許多評獎委員會有些尷尬。

因為,評獎委員會既要考慮,按照原定計劃的獲獎者名單。

也要考慮獲獎者的等候時間,年齡問題。

而陳舟,很明顯就是個異類。

當你剛把他納入獲獎者名單,準備進行提名時。

卻突然發現,他已經完全具備了獲獎資格。

而這時,這一屆的獎項已經確定了人選。

他們只好很有爭議的,將陳舟排除在外了。

不過,可以預料的是。

只要陳舟願意,在之後的日子裏,他一定也會如同舒爾茨一樣,化身“拿獎狂人”,拿獎拿到手軟。

不管是拉馬努金獎,還是柯爾代數獎,亦或者各大數學獎項,都會有陳舟的一席之地。

收回目光,陳舟主動邀請道:“舒爾茨教授,我們邊走邊聊吧,朝著我宿舍的方向,我想你可能需要一些紙和筆。”

舒爾茨禮貌地說道:“那就打擾了,陳教授。”

就這樣,陳舟和舒爾茨邊走邊聊,朝著宿舍的方向走去。

如果有人仔細注意陳舟和舒爾茨這邊,就會發現,兩人的討論,幾乎是沒有間歇的。

尤其是陳舟,更是充分地在舒爾茨面前,展現了自己的實力。

此外,如果有人能夠拍下此刻兩人的照片的話。

那必然也是一道美麗的風景。

毫不誇張的說,這絕對是當代最年輕,也最天才的兩位數學家的同框。

當然了,或許也會有人覺得,這兩人也太沒數學大佬的氣質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