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章 你們準備,我閉關!(第2/3頁)

正如王貽淓所說,中微子相關的難題,雖然用標準模型解釋不了。

但無論何時,在中微子相關難題的研究之前,必然有一個標準模型需要先研究。

因為標準模型是粒子物理學研究的基礎。

伸手拿過與標準模型相關的研究手稿,陳舟低頭,仔細看過去。

既做梳理,也是回顧。

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陳舟希冀著將他從王貽淓那裏,獲得的靈感,徹底抓住!

【粒子物理學的標準模型SM,是在群SU(3)C×SU(2)L×U(1)Y的規範不變性,及Higgs機制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標準模型描述了弱、電、強相互作用,並很好地解釋和描述了基本粒子的性質,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

【它包含12種傳遞基本相互作用的規範玻色子(W±、Z0、γ、8種膠子)、自旋量子數J=1/2的3代費米子(包括輕子和誇克)、自旋量子數為零的Higgs粒子……】

【標準模型中的中微子,是電荷為零,且嚴格無質量的……】

【但是,不管是太與中微子實驗,還是大氣中微子實驗,都已經證實了中微子是有質量的,且不同代中微子之間,會產生中微子振蕩想象……】

【因此,標準模型已經不適用於中微子領域的研究,需要將標準模型進行擴展,或是提出新的理論模型……】

看到這裏,陳舟緩緩放下手中的草稿紙。

轉而拿出一張新的草稿紙,擰開筆蓋,在草稿紙上書寫著一些內容。

【Seesaw機制……】

【Leptogenesis機制……】

【味對稱性……】

時間在陳舟的筆下逐漸流逝。

終於,陳舟緩緩停筆,習慣性地用筆點擊著草稿紙。

他所書寫的這些內容,是基於大量文獻資料的基礎上。

他所采用的,對新理論模型的研究方法。

就拿Seesaw機制來說,從理論上很好地解決了中微子的小質量問題。

同時,大多數的Seesaw模型,語言了重中微子的存在。

而且,Seesaw機制可以與ILC和LHeC的實驗內容,進行結合。

在標準模型中,e+e-→Ve-Veh和eq→Veq′h過程,是Higgs玻色子h在ILC和LHeC實驗中的主要產生機制。

這樣,通過研究Seesaw機制所預言的重中微子Ni,對這兩個產生過程的量子修正。

便可以討論通過這兩個過程,探測重中微子Ni的可能性。

陳舟在研究Seesaw機制的過程中,通過計算發現。

在合理的參數取值範圍內,對eq→Veq′h過程的產生截面修正非常小。

但對e+e-→Ve-Veh過程的產生截面修正,就比較大了。

根據陳舟的預測,其數值可能達到或超過,將來ILC實驗的測量精度。

單純而言,這樣的理論研究,就是為實驗做出指導的研究。

只不過,從深度而言。

這樣的研究,深度遠遠不夠。

換言之,Seesaw機制所研究的理論模型,需要更進一步的突破。

收回思緒,陳舟手中中性筆的筆尖,落在草稿紙上。

【Seesaw模型的唯象特點,TeV能標的TypeⅠ+ⅡSeesaw模型的唯象學,Minimal TypeⅠ+ⅡSeesaw模型下Higgs三重態的輕子數破壞的衰變過程……】

寫完之後,陳舟的腦海裏,再次飄過與王貽淓的談話。

放下筆,看了一眼草稿紙上的內容,陳舟伸手拿過先前整理好的,另一部分的研究手稿。

以這種新舊結合的方式,陳舟試圖將下午所收獲的,那滿腦子的想法。

以及那其中,他明確知道的靈感,給切實抓住。

……

“咚咚咚!”

不知過了多久,陳舟房間的門,忽然被敲響了。

緩緩扭頭看了一眼房門,陳舟放下手中的草稿紙。

起身去開門。

房門外站著的,正是才與高結分開,剛從高能所回來的克羅斯。

先是看了陳舟一眼,克羅斯又探頭看了看陳舟屋裏的書桌。

他出聲問道:“一直在做課題研究?”

陳舟點了點頭:“差不多算是的。”

克羅斯疑惑道:“差不多?算是的?”

陳舟解釋道:“跟王貽淓教授一直聊到了下午,才回來的。”

克羅斯頓時了然,旋即心中一喜。

他有些期待地問道:“這麽說,跟王教授的交流,有收獲?”

陳舟擡頭看了克羅斯一眼:“算是有吧……”

觸及陳舟的眼神,克羅斯臉上期待的神色,隨即消失。

他有些小心地問道:“沒有找到解決的靈感嗎?”

陳舟搖了搖頭:“也不是……”

克羅斯不由得又有些疑惑:“那是什麽?”

陳舟想了想,說道:“與王貽淓教授交流的時候,我能夠感受到那種討論,所帶給我的興奮感,也十分確定,我可以修正自己的研究方向,從而獲得一些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