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七章 極小模型綱領第一問題(第2/3頁)

而就目前的研究來看,如果想要對高維代數簇的極小模型綱領展開研究。

那麽,極小模型綱領的兩大問題,就是敲門磚,是必須要先解決的。

這也是為什麽說,這兩大問題的解決,並不代表極小模型綱領的解決。

當然咯,雖然極小模型綱領比較冷門,難度系數還不低。

但其本身的學術價值,也是和難度成正比的。

這點從以前的那兩位菲爾茲獎得主,就能看出來。

陳舟目前的研究進展,也處在極小模型綱領第一問題的解決上。

但是,就像陳舟先前的感覺一般。

他在這個問題的研究上,太過順利了。

即使他的研究內容,經過了自己再三的驗證。

以及錯題集的校正。

可還是沒有找出錯誤。

一般來說,錯題集上沒有記錄的內容,就代表陳舟的研究是正確的。

陳舟以前也是放寬心,大膽且充滿鬥志的研究下去的。

可這次不同,陳舟也說不出為什麽,就是感覺太順了,順的他都覺得不正常。

也正是這種奇怪的感覺,才促使陳舟做出來找徐晨陽的決定。

而現在,陳舟只想說,這次來對了!

他的思路,沒有問題。

錯題集的驗證神技,也沒有問題。

有問題的是,他確實“太順了”!

簡單來說就是,陳舟並沒有找到解決極小模型綱領第一問題的思路呢。

那個稍縱即逝的靈感,並沒有竄進他的大腦。

他所做的研究,只是在他的思考裏,所進行的他認為是正確的研究。

也就是說,他按照既定思路,穩步推進的研究,本身並沒有任何問題。

有問題的是,他這個思路,不是解決極小模型綱領第一問題的!

這也是他自己驗證,再加上錯題集驗證,都沒有找到問題的原因。

此刻的陳舟,也終於明白了。

錯題集,也有bug!

如果你的研究,你的計算,本身就都是對的話。

那麽,你將無法得到錯題集的反饋!

這一點,也是陳舟一直所忽視的。

因為以前的物理課題,化學材料學課題,都是能夠得到反饋的。

也就使得他,下意識地認為,數學課題的研究,也能夠得到相應的反饋。

但結果,數學有些不一樣……

小隔間裏,陳舟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寫了多久。

等他放下筆時,只看到旁邊堆了有十幾張A4草稿紙。

草稿紙上密密麻麻的,全是他剛才所寫的內容。

而徐晨陽此刻,也仍然全神貫注的在看著文獻資料。

陳舟拿起這一沓草稿紙,按照順序翻看了起來。

陳舟動作幅度雖然不大,但還是驚動了埋首文獻的徐晨陽。

實際上,徐晨陽也是一心二用。

陳舟都很明顯的從他的研究內容裏,獲得了那稍縱即逝的靈感了。

保不齊,就把極小模型綱領給解決了。

他還怎麽能淡定的去看文獻資料?

這可又是一個菲獎級的研究課題啊!

所以,當陳舟伸手拿草稿紙的時候,他就立馬扭頭,瞅了過來。

當看到陳舟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時,他才沒有立即開口詢問。

只不過,看著陳舟手中的一沓草稿紙,他總有種不妙的感覺。

要真讓陳舟從自己的研究內容中,發掘出靈感。

最後還解決了極小模型綱領,那徐晨陽自己都不知道是該笑還是哭了。

畢竟,他也算是極小模型綱領的研究者之一。

而且,菲爾茲獎的獎章,他也很想在40歲前,摸一摸呐……

盯著陳舟看了一會,徐晨陽收回了目光,打算再等等。

這時,徐晨陽的電腦上,彈出了一封郵件提示。

徐晨陽微微皺眉,沒有立即點開郵箱,去看這份郵件。

而是在看了身旁的陳舟一眼後,才輕輕滑動鼠標,打開自己的郵箱。

當看到郵件的內容後,徐晨陽下意識的又看了陳舟一眼。

如果陳舟這時擡頭看過去的話,一定會發現,徐晨陽看自己的眼神。

正是陳舟一開始沒多想的,那種復雜。

但是,現在的陳舟,眼中只有草稿紙上的內容。

徐晨陽在看完郵件後,便關閉了郵箱。

對於這封計劃中的郵件,徐晨陽出人意料的,沒有立即回復。

他想等等……

隨著時間的流逝,陳舟再一次梳理了草稿紙上的內容。

這一次的感覺,對了!

沒有絲毫猶豫,陳舟再次拿起筆,在一張新的A4草稿紙上,開始最後的驗證。

極小模型綱領第一問題,也就是對代數簇進行推廣的blow down操作或flip操作的存在性問題。

陳舟有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