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一章 抵達燕京(第2/3頁)

因此,這位高鄭宇教授,給陳舟的第一印象,還是很不一樣的。

至少看上去,像是會認真搞科研的人。

於是,陳舟問道:“高教授,不知道你找我,是有什麽事嗎?”

高鄭宇第一時間沒有回陳舟的話,而是有些猶豫。

一旁的小李秘書見狀,連忙熱情地替這位“不愛說話”的教授說道:“高教授,陳舟博士問你話呢,你不是說,有事情想要詢問陳舟博士嗎?”

陳舟聞言,有些好奇的問道:“高教授,有什麽問題,是我能夠幫到你的?”

高鄭宇也好似下定了決心,不再猶豫,轉身從包裏拿出了一沓A4紙,遞給了陳舟。

陳舟疑惑的接過了這沓A4紙。

這位高教授,也終於開口說道:“陳舟博士,我知道有些突兀,還請您見諒!”

“這份打印稿是關於磁約束的一些研究思考,裏面有一些問題,我想了很久,都想到不到答案……”

“所以,想跟您請教一番,希望您能抽時間,幫我解答一下研究裏的疑惑,萬分感激!”

陳舟簡單的翻了翻,並未細看。

倒不是他不打算幫助這位高教授,而是因為他現在確實沒時間細看。

他得去趕飛機了。

所以,陳舟就說道:“高教授,不介意的話,這份打印稿,我就帶走了,等我回頭細看之後,再跟你聯系。”

高鄭宇略顯遲疑,但很快就說道:“好的,陳舟博士!謝謝您了!也耽誤您的時間了,十分抱歉!”

陳舟笑著說道:“沒什麽耽誤不耽誤時間的,觸類旁通,說不定你的研究,也會啟發到我呢?還有,我這還沒幫到你呢,等我真的幫你解答了疑惑,你再跟我說謝謝。”

頓了頓,陳舟又說道:“你給我留個郵箱,我們好保持聯系。”

聽到陳舟這番話,高鄭宇的臉上,終於露出了一絲笑容。

他連忙從包中掏出自己的記事本,將自己的郵箱寫上,然後撕下那一頁,鄭重的遞給陳舟。

陳舟伸手接過的同時,又多看了高鄭宇兩眼。

這位滬上交通大學的教授,有點意思。

見陳舟接過記錄郵箱的紙後,高鄭宇又說了一番感謝的話,隨後便告辭離開了。

等到高鄭宇離開後,陳舟將他的打印稿和那張寫著郵箱的紙,都放進了自己的背包。

陳舟大概猜到了高鄭宇為什麽一直有些遲疑。

這份打印稿,是包含了高鄭宇所研究課題的階段性研究成果的。

而且,這份研究成果,還沒有發期刊。

所以,高鄭宇應該就是在擔心,自己會不會侵吞他的研究成果。

畢竟,在華國,那些表面上德高望重的教授,侵吞學生的研究成果,也不是沒有。

因此,高鄭宇一開始應該是不確定要不要來找自己的。

陳舟覺得,後來,高鄭宇大概是想到自己如此年輕便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應該不會幹出這種事。

再者,高鄭宇可能也覺得,自己不一定能看得上他的研究成果。

所以,高鄭宇才下定決心,帶著打印稿來找自己。

這也就有了高鄭宇一開始的遲疑。

直到自己以玩笑的話,說出等到自己幫著解決了,高鄭宇再感謝自己也不遲的話,以及主動留高鄭宇的聯系方式後。

高鄭宇才算是心裏有了底。

想到這的陳舟,不禁搖了搖頭。

雖然陳舟覺得,高鄭宇有些謹慎過頭了。

但同時,他也覺得,高鄭宇這麽做並沒有錯。

經歷過付海天等人的事情後,陳舟對華國學術界的模樣,也有了個初步的印象。

收回思緒,不再多想,陳舟繼續收拾自己的東西。

不多時,克羅斯拉著行李箱,來到了陳舟的房間。

他已經收拾好了,只等陳舟了。

回國後的第二天,陳舟便帶著克羅斯,來到了燕京。

令陳舟沒想到的是,燕京這邊的接機,比滬上還要不遑多讓。

光是拉的橫幅,就比滬上多三條。

至於接機隊伍的組成,則是以燕大的師生為主。

其次便是燕京市政府的官員和國家科技部門的官員。

那位力挺陳舟入選國家“萬人計劃”的李振邦局長,此時也在接機隊伍裏。

除了這些人之外,還有為數眾多的媒體記者朋友。

其中,就有陳舟極為熟悉的燕京日報的記者姚彤彤。

只不過,陳舟沒來得及跟這位姚記者打招呼呢,就被燕大師生和各部門的官員圍住了。

大家熱情的歡迎著陳舟的歸來。

從燕京走出去的學子,如今終於成為學術界的牛人,為燕京帶回了華國的第一個諾貝爾物理學獎!

和滬上賓至如歸的感覺不同,陳舟在此時,有的是衣錦還鄉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