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四章 斯德哥爾摩(第2/3頁)

雖然貝爾托盧奇補了後面一句,但是陳舟已然明白了貝爾托盧奇的意思。

陳舟本身也沒有吊著CERN這邊的意思。

所以,他將自己的計劃,告訴了貝爾托盧奇。

聽完陳舟的話之後,貝爾托盧奇沉默了下來。

最終,陳舟只聽到一聲嘆息後,貝爾托盧奇十分遺憾的說道:“陳舟博士,我們真心歡迎你的加入,不管是現在,還是未來!”

陳舟禮貌地表示:“貝爾托盧奇博士,你的好意我心領了,也謝謝你這段時間的照顧。以後有機會,我們再合作。”

又說了兩句之後,電話便掛斷了。

貝爾托盧奇其實挺納悶的,他不明白陳舟為什麽要有這樣的計劃?

不管從哪個角度來說,CERN都應該是陳舟最佳的選擇。

而不是華國。

而且,貝爾托盧奇也覺得,陳舟在CERN的這段時間,應該是比較愉快的。

從這次的實驗來看,陳舟和CERN之間,應該是互相成就的關系。

所以,他想不通……

遲疑了一下,貝爾托盧奇給米徹·約翰斯通打了個電話,把陳舟將要離開的消息,告訴了他。

貝爾托盧奇本以為米徹·約翰斯通聽到這個消息,會急不可耐的去找陳舟,然後勸導一番。

卻沒想到,米徹·約翰斯通異常的平靜,只輕聲回了句:“知道了。”

隨後,便把電話掛斷了。

只留下,握著電話,有些不知所以的貝爾托盧奇。

事實上,米徹·約翰斯通對陳舟的決定,早就已經有了些預感。

他覺得CERN雖然給予了陳舟很大的便利,但同時陳舟所帶來的東西,也完全對得起這些行事的方便了。

想要留住陳舟,CERN只有拿出更多地誠意才行。

畢竟,人家不缺名利,已經是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了。

而且人家,還是個行走的天才物理學家。

怎麽說呢,米徹·約翰斯通就覺得,陳舟這個人的能力,實在太強了。

從某種程度來說,他一個人就可以撐起一個高能物理的課題。

這一點,從膠球實驗的整個過程,就能看出一些端倪。

所以,他才會建議貝爾托盧奇,將中微子振蕩實驗的統籌安排權,交給陳舟。

希望以此來留住陳舟,至少也能留住陳舟更多點時間。

他覺得,陳舟總不能沒解決這個課題呢,就離開CERN吧?

但可惜,貝爾托盧奇沒有接受他的建議。

只是給了陳舟一個特別顧問的虛銜罷了,實際作用不大。

也是自那時其,米徹·約翰斯通就一直擔心,CERN留不住陳舟。

結果,也驗證了他的想法。

米徹·約翰斯通在電話掛斷後,還是主動去找了陳舟。

這次,他倒不是為了再挽留陳舟,只是為陳舟送送別。

12月9日一早,陳舟和克羅斯兩人,便離開了CERN,前往機場。

他們乘坐的是最早的一班,7點鐘的直達航班。

作為陳舟的專屬司機,克羅斯自然是要跟著陳舟的。

在領完獎後,陳舟計劃讓克羅斯開車,帶著他,陪著陳建國張紅英,在斯德哥爾摩遊玩一下。

這好不容易出來一趟,專職司機也有,那要是不好好玩一下,豈不是太浪費了?

從日內瓦到斯德哥爾摩的直線距離大約1659公裏,乘坐飛機需要花費2小時40分鐘左右。

在上午10點左右,陳舟和克羅斯兩人平安落地。

在通過安檢後,陳舟便看到了瑞典皇家科學院派來接機的人員。

接待規格,也是諾獎歷年來的基本規格。

只不過,即使是在諾貝爾獎的頒獎地斯德哥爾摩,每年這個時候,阿蘭達機場的接機人員,也還是會引起不少的關注。

當看到陳舟和接機人員接觸時,周圍關注的人,都不約而同的停下了腳步,直愣愣的看著陳舟這邊。

雖然今年諾獎獲得者的信息已經公布了,陳舟獲獎的消息,也早已傳遍了世界各地。

陳舟的模樣,也隨著諾獎的公布,為世人所熟知。

可當親眼看見陳舟本人時,這些只在瑞典皇家科學院官網上,看到過陳舟照片的人。

也還是忍不住感嘆了起來。

“這也太年輕了吧!”

“看照片,就覺得陳舟博士很年輕,沒想到見到本人,比照片上,看著還要顯得年輕!”

“是啊!21歲的諾貝爾獎得主!實在是太年輕了!”

“科學領域裏,最年輕的諾貝爾獎得主!這個記錄,恐怕很多年,都不會被打破了!”

“想要打破這個記錄,估計至少也要像陳舟博士打破勞倫斯·布拉格25歲的一樣,得一百多年吧?”

“這絕對是將載入諾貝爾獎史冊的一次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