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 尋找重中微子實驗(第3/3頁)

陳舟無奈的說道:“空手而歸可不是這麽用的……”

克羅斯卻毫不介意道:“反正你明白我的意思就行,這是我新學的成語,以後在華國能用到。”

陳舟搖了搖頭,這家夥最近確實挺用心在學漢語的,就怕到時候去了華國,因為溝通耽誤了實驗進度。

對於這一點,陳舟還是得給克羅斯點個贊的。

頓了頓,陳舟隨口又補充了一句:“那個不叫讓他們見識一下,什麽叫做天才,應該說,是時候表演真正的技術了。”

克羅斯聞言,微微一愣,他扭頭看了陳舟一眼,總覺得這話好像在哪聽過,卻又想不起來了。

現在世界各國大多數高能物理實驗合作組,都采用長基線實驗方法來測量,並計算中微子振蕩,同時尋找相應的中微子粒子。

長基線中微子的振蕩實驗,首先由高能質子加速器產生強流μ中微子束,並在出口處安裝一個近點探測器。

其後在距離中微子流出口L處,安裝一個大型遠點探測器。

兩個探測器的結構,以及探測方法均相同。

以近點探測器測量的中微子相互作用作為標準,然後與在遠點探測器測量到的中微子相互作用作比較,就可以判定是否存在中微子振蕩,並可知道中微子振蕩的模式。

但由於中微子質量很小,其振蕩概率很低,所以L要遠達上千公裏才有一定的靈敏度。

例如日國的K2K與超神岡探測裝置的距離在250公裏,米國的費米國家加速器實驗室和MINOS實驗探測裝置的距離在730公裏。

也因此,這種實驗方法才被成為長基線中微子振蕩實驗。

也因為靈敏度的問題,以及遠距離實驗的各種因素,才會出現那些“美麗的錯誤”。

而這一次的尋找重中微子的中微子振蕩實驗,位於日內瓦的CERN,通過位於意大利地下的探測裝置ICARUS和OPERA,來進行實驗。

兩者之間的距離,大概在730公裏左右。

和日國、米國的實驗室一樣,CERN這邊所做的長基線中微子振蕩實驗,因遠點探測器和近點探測器距離,只有幾百公裏。

要短於理論要求的上千公裏,所以實驗的精度以及靈敏度,都比較低。

但這是客觀的實驗條件,暫時無法改變的。

有趣的是,當陳舟跟米徹·約翰斯通問到這件事時。

米徹·約翰斯通立馬就表示,他們打算與另一實驗室合作,建一所新的遠點探測器,從而達到理論要求。

聽到這話的陳舟,表情略顯古怪的看了米徹·約翰斯通一眼。

反正建不建,跟他的關系又不大,用得著這麽急著解釋嗎?

沒有在這個問題上細究,也沒有打算詳細聽一聽米徹·約翰斯通已經準備好的說詞。

陳舟隨即便開始回到實驗本身,開始跟米徹·約翰斯通討論起實驗的事情。

他在理論研究上的初步成果,必須要有CERN的這邊的配合才行。

要不然,這終歸只是白紙上的文字。

只不過,陳舟沒想到的是。

在聽完了他的描述,並翻閱了研究論文之後。

米徹·約翰斯通兩眼放光的說道:“你等著,我馬上就去找貝爾托盧奇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