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七章 諾貝爾物理學獎最年輕得主

在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獎名單被公布之後沒多久。

諾貝爾物理學獎評獎委員會的成員,隨後在新聞發布會上,開始介紹獲獎者的主要成就,並解釋相關的科學背景。

諾貝爾物理學獎委員會成員奧爾加·伯特納向新聞發布會的記者們介紹到:“宇宙中曾有兩個黑洞發生碰撞,所產生的引力波跨越漫長時空,歷時13億年抵達地球,在2015年9月14日,被位於米國的LIGO探測器探測到,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發現引力波。”

引力波可以看做是一種時空漣漪,就像石頭丟進水裏產生的波紋。

最早是在百年前,愛因斯坦在相對論中預言了引力波的存在。

但是愛因斯坦認為,引力波是難以被探測到的,因為相關信號非常微弱。

事實上,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在引力波的探測上,是要比粒子探測還要難上許多的。

LIGO項目使用巨大的激光幹涉儀,在引力波通過地球時,探測到的是比原子核還要小很多的變化。

在諾貝爾物理學獎評獎委員會介紹相關科學背景時,還著重強調了一點。

那就是LIGO項目集納了全球多地1000多名科學家的努力,通過多年的探索,才最終集中眾人的智慧,探測到了引力波。

當然,這其中以這次的兩名獲獎者,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雷納·韋斯在約40年前提出了探測引力波的方法,基普·索恩在科學和管理等方面有巨大貢獻。

諾貝爾物理學獎評獎委員會成員安德斯·伊勒貝克也表示,近半個世紀以來,科學界逐漸認可了引力波的存在,但直到2015年,人類才第一次真實地探測到引力波,這是此次獲獎者所作貢獻的價值所在。

同時,安德斯·伊勒貝克還認為,引力波為人類探索宇宙提供了全新的觀察方法,未來可能會有更多新的發現。

在宣布了這兩位因引力波這一眾望所歸的科研成果,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人員名單後。

瑞典皇家科學院的常任秘書戈蘭·漢松,還撥通了雷納·韋斯的電話,將這個消息,通過現場連線的方式,告訴雷納·韋斯。

得知這一消息的韋斯教授自然十分地高興,還表示會將這一好消息通知自己的同事,另一名獲獎者基普·索恩的。

在引力波的獲獎消息全部交代完之後,便來到了粒子物理學的領域,也就是膠球的發現。

諾貝爾物理學獎評獎委員會成員恩德裏·斯坦利率先說道:“自從標準模型誕生以來,粒子物理學便踏上了快速發展的車道,粒子物理學家們也致力於發現標準模型中所預言的許多粒子的存在。”

“在這個過程中,粒子物理學界先後發現粲誇克、頂誇克、底誇克等諸多粒子,極大的補充和完善了標準模型的理論。”

“但是,即使我們已經發現了‘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也還是沒有探測到膠球的存在。它一直是一個僅存在於理論中,是一種假想的復合粒子。”

“直到今年,我們的獲獎者陳舟博士,帶領SLAC的研究人員,從理論和實驗兩個方面,為我們奉獻了一場膠球的盛宴!”

在恩德裏·斯坦利說完之後,另一位評獎委員會成員安德斯·伊勒貝克也開口說道:“膠球是量子色動力學所預言的粒子,是一個存在於預言中數十年的粒子。”

“實際上,按照目前粒子物理學界的發展情況,以每個高能物理實驗研究中心的設備配置情況,都是滿足探測條件的。”

“甚至於,早在多年以前,我們的粒子加速器就完全有能力達到膠球能夠被產生的能量水平了。可是,我們一直沒有探測到這一存在於預言中的粒子。”

“直到今年,陳舟博士通過完善基本粒子理論,解決色禁閉這一難題,才真正撥開雲霧,將膠球帶到人們的眼前。”

“在我看來,就算拋開膠球被發現這一事實,光是基本粒子理論的完善,就足以使我們為陳舟博士頒發一枚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獎牌!”

安德斯·伊勒貝克顯然對陳舟有著獨特的贊賞。

他口中的基本粒子理論,其實就是關於基本粒子的結構、相互作用和運動轉化規律的理論。

基本粒子理論的理論體系,其實就是量子場論。

安德斯·伊勒貝克之後,奧爾加·伯特納也表示,基本粒子理論的完善,必將進一步促進粒子物理學的發展,色禁閉問題的解決,也很有可能促使更多的基本粒子被發現。

最為重要的是,陳舟的貢獻,將很有可能促使大統一理論的進一步發展!

台上的諾貝爾物理學獎評獎委員會的成員們,逐一發表了自己對陳舟獲獎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