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七章 郵件(第3/3頁)

“按理說,不至於此才對……”

陳舟喃喃自語。

在雙有理幾何領域裏,最簡單的一維復簇,早在19世紀末,就被黎曼教授證實了。

而二維情況和三維情況,也在20世紀逐漸了解清楚了。

只有四維及以上的情形,仍然有許多關鍵問題。

而這封郵件的內容,給陳舟的感覺就是,從一維到高維的重新推導,很古怪。

這種古怪,就是整體去看,就覺得不對。

但是去細究的話,又驗證不出來錯誤。

陳舟微微搖了搖頭的同時,雙眼中也流露出了濃厚的興趣。

正好他近期就打算從代數幾何領域,從他的那張數學藍圖上面,確定一個數學的研究課題呢。

這封郵件的內容,倒是給了他一些思路。

又看了一眼桌子上的草稿紙,陳舟打算先回復一下這封郵件,可以與對方保持溝通和交流。

當陳舟注意到發件人姓名時,頓時愣住了。

他沒想到,會是這人給自己發的郵件。

但仔細想想,好像這人確實是研究代數幾何領域的。

而雙有理幾何,也確實是他正在研究的內容。

想了想,陳舟編輯到:“徐大師兄,你發的郵件,我已經看了。但是我總感覺哪裏有些怪,具體哪裏,我卻又找不出來,等我再研究研究哈。”

編輯完成後,陳舟又默默讀了一遍,然後發給了徐晨陽。

陳舟不知道的是,徐晨陽最初溝通問題的人,並不是他。

而是那位啥都懂一點的陶哲軒陶教授。

只不過,在看完之後,陶哲軒就給他提了個建議。

陶哲軒是這麽說的:“你們燕大有個很擅長處理這類問題的人啊,你可以找他討論一下,至於我的話,肯定沒有他快……”

於是,徐晨陽就給陳舟發來了這封郵件。

郵件發送後,沒幾分鐘,陳舟就收到了徐晨陽的回復。

正文就一句話:“你先看看這些文獻,有問題隨時溝通。”

然後便是十幾篇文獻掛著的附件。

看到附件的一瞬間,陳舟微微挑了挑眉:“看來大師兄和我是一類人啊,就是這些文獻,也太少了點吧?”

隨後,陳舟就下載了這些附件的文獻,並在網上又找了一波文獻資料。

隨著對文獻資料研究的深入,陳舟的興趣也變得越來越濃厚。

雙有理幾何的解題方式,著重於研究大的,而忽略小的幾何部分。

近40年以前,數學家森重文等把代數曲面分類的傳統方法,推廣至三維代數簇。

並將傳統方法用到代數曲面的極小模型概念,推動了雙有理幾何更進一步的研究。

事實上,雙有理幾何這一研究領域的目標,就是證明所謂的極小模型綱領是可行的。

這是一種專門設計的,將任何代數簇轉變為漂亮的基本組件的算法。

當然,陳舟從中,看到了更多的內容。

他覺得自己的數學藍圖,似乎可以再擴一擴了……

在晚上8點的時候,正沉浸在文獻中,無可自拔的陳舟。

被一陣敲門聲,給打斷了思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