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 這叫立flag(第2/3頁)

這一環節之所以關鍵的原因,就在於成功的解答,將使得他的論文,得到整個學術界的認可。

陳舟本來是打算把提問環節的時間,壓縮在1小時報告會裏的。

一般來說,也應該如此。

但是,他的報告會內容實在是太多了,以至於就這樣沒了壓縮空間……

但好在沒有任何一個人介意。

大家對於這次報告會的內容,震撼之余,十分滿意。

當陳舟宣布提問環節開始後,一個一個問題,立馬就迎面而來。

“陳舟博士,關於你論文中的C-C模型,在式10-9有這樣的問題……”

讓所有人沒有想到的是,最先提問的不是別人。

正是陳舟的研究生導師弗裏德曼教授。

而且這第一個問題,就是關於陳舟所創新的C-C模型的。

這是整篇論文裏最為令人驚艷的內容!

也是給人疑惑最多的地方。

頗有種師傅以身做示範,表示自己的學生不懼任何問題的意味。

看了一眼自己的導師,陳舟將PPT切到對應的位置。

然後快速的和工作人員交流了一下。

對於這樣的問題,就像他在準備時所想的那樣。

能動筆,就盡量不要動嘴……

很快,工作人員擡上來一塊白板。

陳舟接過記號筆,邊在白板上快速的書寫著,邊開始解釋這個問題。

在弗裏德曼之後,便是格羅斯、威爾茨克、謝爾登·格拉肖、威騰……

還有楊依依的導師,發現引力波的韋斯教授。

幾乎大半個物理學界的大佬們,尤其是高能物理學界的大佬,都在提問環節帶頭給陳舟拋來了問題。

對於這些問題,陳舟自然細致的一一作了回答。

當然,陳舟本著的態度是,能動筆,絕不會多說廢話。

本來陳舟預計的半個小時提問環節,也硬生生的被拖到了12點半。

要是整體來算的話,他的1小時報告會,已經被拖成了2小時報告會……

甚至可以說,這都成了專題報告會了……

這可比他的預想,要長的多的多。

而且,就算是到了12點半,提問的人,也絲毫沒有喪失興致的模樣。

一個接一個的問題,不斷地向陳舟拋來。

沒辦法,面對大家如此高昂的熱情,陳舟只好用眼神向台下的弗裏德曼求救。

弗裏德曼自然也明白,按照這種情況持續下去,估計整個下午的時間,都未必頂得住。

因為現在已經有發展成“全民”提問的趨勢了……

弗裏德曼扭頭跟身邊的克羅斯低語了幾句,交代了一下後續的安排。

克羅斯點頭會意,隨即起身前去安排。

終於,在又過了近15分鐘後,SLAC的主辦方人員,出面喊停了本次的提問環節。

但是耐不住與會人員的熱情,提問環節將在下午兩點半再繼續展開。

對此,陳舟倒是悄悄松了口氣。

能歇會,總比被累死好吧?

他是實在沒想到,已經被他如此詳細講述了一遍的內容,居然還能問出這麽多的問題。

只不過,有些問題,實在是令他既不願動筆,也不願動嘴就是了。

總算能夠休息一會的陳舟,從台上走下,朝著報告廳外面走去。

卻沒想到,他才剛邁出一只腳,另一只腳都沒擡起來呢。

就被等候在外面的人群給圍住了。

有長槍短炮懟上來的記者,也有拿著手機找他合影的斯坦福學生,也有抱著求知交流心態的年輕學者……

甚至於還有陳舟單純的崇拜者……

“陳博士您好,我是華盛頓郵報的記者,請問您是如何從數學的光芒中,走進物理學的?”

“陳博士,我是斯坦福大學物理系的學生,你能跟我合個影嗎?”

“陳博士,請問C-C模型到底是什麽?和規範場論的關系究竟有多深?”

“陳博士,您剛才在台上實在是太帥了,等著您拿下諾貝爾物理學獎的那一刻……”

“陳博士,我想跟您深入交流一下,我有好多數學和物理的問題想向您請教……”

陳舟被這連珠炮似的問題,嚇了一跳。

下意識地就想往身後倒退,卻發現身後的人,也湧了上來。

陳舟處在了進無可進,退無可退的地步。

只能無奈的被人群的熱情所包裹。

只不過,已經多次體會過這種“苦難”的陳舟,實在不想再多體驗。

陳舟暗暗在心裏嘀咕一聲:“這人也太多了吧?誰來帶我離開?我還要找……”

陳舟還沒嘀咕完呢,就發現了一絲異樣。

原來是克羅斯一注意到這邊的情況,立馬就跟工作人員一起,幫著陳舟解圍。

而且,適時地,有一只手拉住了陳舟,帶他逃離了這一場“苦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