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 從理論上回答如下問題(第2/3頁)

由於這些膠球態具有奇特量子數,不與普通介子態存在混合。

許多理論研究已經表明,它們與多誇克態的混合也極小。

因此,它們是最為可能,在目前實驗上分辨出來的膠球。

而現在,陳舟並沒有滿足於此,他沒有時間一步步的驗證,再調整。

他只有這一次的機會。

或者說,弗裏德曼和SLAC,只有這一次的機會。

於是,陳舟開始對照著理論研究反饋到錯題集上的內容,不斷的深入研究下去。

陳舟所需要的是一套足夠完善的,奇特量子數膠球的研究理論。

從而為最後的實驗計劃,提供絕對充足的把握。

隨著克羅斯整理出來第二批文獻資料,第三批文獻資料……

陳舟也開始了一次次深入的研究,也開始在一個個膠球態中,尋找那個最為可能的,能被尋找探測到的膠球。

“如果構造模型,借用文獻中的實驗數據,盡可能的利用數學方法,將數學合理化,再在適當的插值電流下,在QCD求和規則的框架內,研究0+-、1-+和2+-奇數球的質譜……”

沿著一條新思路的陳舟,發現存在質量為4.57±0.13GeV的一個穩定的0+-奇數球,質量為6.06±0.13GeV的一個穩定的2+-奇數球,而沒有穩定的1-+奇數球出現。

通過分析這些具有奇特量子數膠球,可能產生和衰變的模式,陳舟借助錯題集,進一步開展紙面化的實驗研究。

如果可能的話,這是可以在SLAC的實驗中進行測量的。

當陳舟來到SLAC半個月之後,克羅斯率先完成了對文獻資料的整理工作。

完成之後的克羅斯,看著自己的工作成果,他自己都有點難以置信。

這要是放在以往,他覺得自己是絕對不可能這麽快,就完成了這麽多文獻的整理的。

頓時,一股自豪之感,油然而生。

克羅斯甚至都有種去向弗裏德曼匯報工作的沖動了。

將自己整理完的資料打包,發給陳舟之後,克羅斯便起身,好好的活動了一下筋骨。

隨即,他便來到了陳舟這邊。

敲門之後沒多久,陳舟便打開了房門。

見是克羅斯,陳舟便往書桌前走,便直接說道:“克羅斯教授,你發的文件,我已經收到了。”

克羅斯輕輕點頭,應了一聲:“好。”

然後,就這麽自顧自的走進屋,看著陳舟再次坐在了書桌前。

說心裏話,克羅斯是真的挺佩服陳舟的毅力的。

這種枯燥的研究生活,陳舟居然每天都在大時間段的重復,且從不知疲倦。

通過這段時間的相處,克羅斯也覺得陳舟之所以能夠取得如今的成就,那也是他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的。

換言之,那是他應得的。

有天賦的人,再如此勤奮,他不獲得成功,誰獲得成功?

這個世界上,就從來沒有真正不勞而獲的事。

陳舟翻了一下手中的草稿紙,隨口說道:“克羅斯教授,你要喝水,自己倒哈,我就不給你倒了。”

克羅斯聞言,走到陳舟身後,笑著說道:“不用,你忙你的。”

陳舟又說道:“今天你發給我的資料,是最後的一批了,這段時間,你也辛苦了,下面可以休息一下了。”

克羅斯微微一怔,他稍一遲疑,但還是問道:“那我的工作全部結束了嗎?”

陳舟放下手中的草稿紙,轉頭看向克羅斯,緩緩說道:“當然……還沒有……”

沒想到陳舟會升起玩樂心情的克羅斯,被這句話逗的是臉色變換。

當聽完整句話後,他才無語的拿手指了指陳舟。

陳舟頓時笑道:“克羅斯教授,你想什麽呢?這麽多的事情,我一個人肯定忙不完啊?我不得需要幫手啊?你也不看看,我都連著熬夜研究多長時間了?”

陳舟這番話既是說給克羅斯聽的,也是吐槽自己的。

算是一種心情上的調整吧。

這也是陳舟的一個小習慣。

當長時間處於爆肝研究狀態時,心態會隨著時間發生一些小的改變。

這時,就需要有個出口,讓自己調整一下心態。

而陳舟,就喜歡把話給說出來。

把高強度研究中的一切,全部說出來。

說給自己聽,也說給旁人聽。

克羅斯看著陳舟,想問,但最終還是沒有問。

他只是咧嘴笑了笑,然後說道:“那我就等著你給我布置任務了。”

陳舟點點頭,隨即說道:“你下午先去弗裏德曼教授那邊,詢問一下對撞機的準備情況,順便也匯報一下我們的工作進度。”

克羅斯回道:“行,那下午就當做是你給我放假了,我去找一下弗裏德曼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