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 都在努力變得優秀(第2/3頁)

畢竟張一凡還達不到陳舟的那種研究效率,或者說學習效率,以及思維敏捷性。

所以,他的計劃都是長期的。

但是,只要堅持,就一定會有效果。

這句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話,在張一凡身上自然也同樣適用。

張一凡的努力,也使得他成為了華國科學技術大學年度十佳優秀大學生之一。

也是華國科學技術大學年度十佳優秀大學生中,唯一的一名化學系學生。

雖然聚餐時,張一凡的口中不住地說著比不上陳舟的柯爾數論獎。

但他的內心裏,其實是十分自豪的。

不管怎麽說,當年去毛廠高中復讀的他,是無論如何也想不到,自己會成為華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優秀學生。

當初,他也只是覺得考的不好,心有不甘。

但是,對於華國科學技術大學這樣的學府,他是不敢想的。

也因此,聚會時,張一凡掏心窩子的跟陳舟道了聲謝。

如果不是陳舟的話,如果不是陳舟自身改變所帶來的影響的話。

他肯定在達到自己預期的時候,就迷失在那一絲微不足道的成就裏了。

說出道謝話的,除了張一凡,還有李響和陳海寧兩人。

當年的前後座,深受陳舟的影響。

口中喊著陳舟為“陳哥”,行為上也不由得像陳舟學習著,效仿著。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李響如今在滬市交通大學已經完全成為了一名優秀學生。

這個優秀學生,和張一凡的十佳優秀學生不同。

指的是李響在學術研究上,得到了滬市交通大學的教授們的青睞,也得到了滬市交通大學的重點培養。

甚至,在今年步入大三後,李響還被告知,學校願意保送他就讀本校的生物系碩士研究生。

在碩士研究生讀完之後,還將推薦他前往有交流合作的國外大學,繼續進行深造。

和張一凡的想法完全相同,李響也覺得,如果沒有陳舟那刺激人心的改變所造成的影響的話,那他是不可能取得如今的成績的。

不過,真要說受到陳舟影響最深的人,還是陳海寧。

以前他在毛廠高中復讀時,就因為懷疑陳舟去報了文科補習班,所以自己也去試了試。

只不過,最後的結果,不是很如意。

只讓他雄起了那一次,就沒有後續了……

但陳海寧可以說是真的各種嘗試,去接近陳舟的人。

現在上大學之後,陳海寧也是最關注陳舟動態的人。

在他的想法裏,陳舟就是最優秀的那個人。

只有緊跟著優秀的人,才能成為同樣優秀的人,或者超越那個優秀的人。

雖然他所選擇的是金融系,不屬於自然科學的類別。

但是金融系,卻是實打實的和應用數學有著緊密聯系的學科。

數學不好的人,也肯定學不好金融系。

相反數學好的人,有很多都轉行投身於金融行業了。

作為世界第一數學高校的普林斯頓大學,每年便有許多優秀的數學系畢業生,一畢業便投身於華爾街的金融浪潮之中。

至於其中的原因,最根本的一條還是,數學是枯燥的,但鈔票不是。

陳舟先前雖然沒有問過陳海寧選擇金融系的原因,但是他覺得應該也是這樣。

在今天的聚會上,他的話也得到了陳海寧的證實。

當然,證實的原因是陳海寧主動說出來了,並不是陳舟,或者其他人去問的。

陳海寧十分感慨的說道:“陳哥,你不知道,像你這樣,年紀輕輕,就取得如此成就,還拿下數百萬獎金的人,實在是太少了。”

“一般來說,大家都是普通人,普普通通上學,普普通通就業,普普通通實現財富的積累,但這個速度是極其緩慢的過程。”

“所以,從某種角度來說,你用一年時間,解決三個世界級的數學猜想,就已經可以實現普通人一輩子的財富積累了。”

“而我呢,我自問比不上你,也比上依依,比不上一凡和李響,所以,我就想過得世俗一點,我想用我那僅有的數學天賦吧,在金融領域裏,快速實現自己的財富積累。”

陳海寧這番話,雖然是喝完酒之後說的。

但是這番話,卻是他真正的肺腑之言了。

所以,當陳海寧說完後,陳舟也就端起了酒杯:“海寧,諾貝爾也有經濟學獎……”

陳海寧看了陳舟一眼,不知道是醉話,還是借酒壯膽。

他突然大笑著說道:“陳哥,我要是能在30歲前,完成自己的財富積累,我就去朝你口中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努力!”

陳舟聽到這話,心中忽然閃過一個念頭。

只是,這個想法很快就被陳舟按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