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六章 畢業論文?(第3/3頁)

按照弗裏德曼的預計,在論文刊登前後,應該也就是SLAC最後實驗計劃開始的時候。

當然,他並沒有告訴陳舟,他打算人為幹預這次論文的投稿流程。

此外,當陳舟問道弗裏德曼可以投稿哪個期刊時。

弗裏德曼是毫不猶豫的便說道:“Physical Review Letters!”

Physical Review Letters,也就是和PRL,物理評論快報。

可以說,這份期刊,是每一位還未成名的物理人的夢想。

因為,這份期刊,便是物理學期刊領域的王者。

即便是《自然》的子刊來了,也是一樣。

所以,弗裏德曼覺得只有PRL才是膠球實驗課題這一論文的最終歸宿。

當然,這篇論文的唯一局限性便是,膠球還未被發現,這篇論文裏的內容,只停留在理論上。

因為裏面的內容,全是基於陳舟紙面化的推導,所得來的。

但是,只要膠球一被發現。

發現膠球一事一被證實,發現膠球的論文一刊登。

那陳舟的這篇論文,就將徹底引爆粒子物理學界。

而且,在弗裏德曼的計劃中。

如果SLAC能夠完美落幕,那麽幫助SLAC完成這次完美謝幕的陳舟,他必然不會讓他丟失屬於他的榮譽。

這也是弗裏德曼建議陳舟投稿PRL的原因之一。

陳舟自然沒有異議。

而且,陳舟也理解弗裏德曼夾在這其中的個人情感。

根據弗裏德曼的建議,陳舟開始了論文的投稿工作。

根據PRL官網的要求,陳舟簡單的修改了論文的格式,便提交了論文投稿的申請。

在提交申請的那一瞬間,陳舟不禁想到。

這要是在之後的實驗中,成功的探測到了膠球,驗證了他的這篇論文的正確性。

那這諾貝爾物理學獎的話,豈不是?

想到這,陳舟還有些小激動。

與此同時,在得知陳舟已經完成投稿,並且上傳了預印本後。

弗裏德曼也開始了SLAC最後的實驗計劃。

當然,弗裏德曼並沒有要求陳舟什麽時候返回SLAC。

他並沒有占用陳舟春節時間的意思。

對此,陳舟自然也沒有問。

反正論文已經投稿了,他去不去SLAC,其實關系不大。

而且,等到回國過完春節,他再回來,沒多長時間,就能親眼見證自己可能創造的歷史,又何樂而不為呢?

此外,在膠球實驗課題的論文投稿之前,陳舟也把“關於伽羅瓦群的阿廷L函數的線性表示”這一課題的論文,發給了阿廷教授。

一方面,陳舟考慮這事阿廷教授所說的子課題。

另一方面,陳舟也希望阿廷教授幫自己審閱一遍。

只不過,陳舟沒想到的是。

阿廷教授在收到論文後,很快又給他原封不動的發送了回來。

在陳舟納悶時,阿廷教授的電話也隨之打了過來。

陳舟接通電話後才知道,原來是阿廷教授懶得幫他修改格式問題。

所以讓他自己對照著期刊的格式進行修改。

至於論文裏的內容,阿廷教授就三個字:“沒問題。”

對此,陳舟的心裏,多少還是有些小自得的。

能讓阿廷教授這位代數幾何的大師,都找不到什麽問題,還是很不容易的。

然後,就在陳舟以為要掛斷電話時。

阿廷教授又忽然問道:“你打算用這篇論文做畢業論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