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講座,你去不去?(第2/2頁)

而且,這個論文的價值,還不低。

投期刊的話,投個一區二區的SCI,還是沒有多大問題的。

畢竟,這可是對研究常規量子數膠球,所有的理論模型的完善和改進。

指不定,會有哪位天資卓越的物理學家,就從中獲得了靈感。

從而真正尋找到膠球。

可是,陳舟就覺得沒有必要。

這又不是最終的結果,發出去幹嘛?

沒有多大意思的嘛。

真要在膠球這個課題上發論文的話。

那一定就是膠球被找到的時候。

那時,陳舟才會把理論和實驗的所有研究,寫成一篇完整的論文,投稿到《Nature》或者《Science》上。

也就是《自然》和《科學》,這兩個令無數科學家魂牽夢縈的頂級期刊。

當然,這都是建立在,陳舟他們這個課題組,能夠發現膠球的基礎上。

而且,陳舟在這個課題組的貢獻,需要足夠大。

對於這一點,陳舟也說不好,能不能找到那個傳說中的膠球。

但是,相比於弗裏德曼在研討會上,對其他研究人員的安排。

陳舟覺得自己單方面取勝的可能性,應該還要更高一些。

【粒子表PDG上,已確認的標量介子的數目,顯然多於誇克模型所預期的個數,它們的質量均低於2GeV,這意味著0++膠球存在的可能性非常大!】

【然而,由於誇克態和膠球態之間會發生混合,標量膠球更可能是以與其他強子態混合的形態出現,這就為實驗上明確認定帶來了困難……】

一上午的時間,陳舟如預期般,把常規量子數膠球的理論模型知識,梳理完成了。

而楊依依還沒回來,一上午都在雷納·韋斯教授的辦公室。

陳舟伸了個懶腰,然後起身。

他打算去找楊依依,這個時間點,剛好是飯點了。

只不過,陳舟還沒來得及走出宿舍門。

他的手機,就響了起來。

打陳舟電話的是劉茂聲。

陳舟按下接聽鍵,禮貌的問道:“劉師兄,有什麽事嗎?”

劉茂聲興奮的說道:“你們麻省理工今天下午,有一場講座,你去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