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 沉迷的陳舟(第2/2頁)

短暫的停筆,習慣性的用筆點了點草稿紙。

陳舟開始匯總流管模型中,部分膠球的質量。

和格點QCD理論的計算一樣,陳舟並沒有進行太過深入的研究。

只是計算了粒子的量子數,在0++、1+-、……、3+-等狀態的膠球質量。

做完這個表,陳舟把這張紙單獨拿出來,和口袋模型、格點QCD理論的計算匯總,放在了一起。

隨即,陳舟開始學習Contach等人的方法。

在組分模型的框架下,應用庫侖規範方法,計算多個量子數膠球的質量。

這也就是庫侖規範模型。

到中午時,楊依依已經聽完講座,回來了。

而陳舟依舊沉迷在眼前的理論模型之中,無法自拔。

就連楊依依開門的聲音,他都絲毫沒有察覺。

楊依依似乎也知道陳舟的習慣,她的手裏就拎著一份打包盒。

她在物理系那邊聽完講座後,就直接去食堂解決了午飯。

很順手的,就給陳舟帶了一份回來。

沒有打擾陳舟,楊依依悄悄把打包盒放在一邊。

然後,自己走到另一張書桌前坐下。

把背包放下,從裏面掏出了自己聽講座時,所記得筆記。

這個講座的內容,是關於天體物理學的,裏面有關於引力波探測的內容。

聽講座時,這位教授還調侃自己,這是趁著雷納·韋斯教授不在,才敢開這麽一期講座。

對此,楊依依不置可否。

她不覺得敢於在這樣的時間裏,在講座裏講關於引力波的教授,會沒有兩把刷子。

畢竟,雷納·韋斯有很大的可能,會因為引力波的探測,而獲得明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現在的時間點,麻省理工不大可能會允許別人在引力波這個領域開設講座。

但偏偏,這位教授的講座是跟引力波探測有關的。

那就只有一種可能性,這位教授,對於引力波的探測,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

這也是楊依依去聽講座的目的。

現在,正好把自己聽講座的筆記,和雷納·韋斯給自己的資料,進行比對式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