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 坐一次飛機,可以寫多少紙?(第2/2頁)

這個斯塔克效應,也是量子力學中的問題。

指的是,當原子處在強電場時,電子行為會發生相應變化。

另外,斯塔克效應問題的解決,有時也會需要使用數學中的攝動理論,進行近似求解。

當然,這裏的攝動理論,指的就是量子力學中的微擾理論。

陳舟並不喜歡這種近似的求解。

他更喜歡的是數據的準確,或者說是數值的準確。

這就好比,如果有和光速有關的計算,大部分人會帶入3.0×10^8m/s去算。

但在精密的計算中,光速是299792458m/s,一點都不能差!

可能這是因為,陳舟先是一名數學家的原因吧……

所以,陳舟在使用計算物理學的方法時,他就顯得有些挑剔。

當然,這個挑剔,指的是他對於自己的計算。

反過來想,這也是陳舟一直以來的習慣。

如果不是這個挑剔的習慣,他也不好被丘成同老先生誇獎為“計算極其嚴謹”的人。

看完眼前的這張草稿紙後,陳舟又把關於格點QCD理論計算的所有內容,全部看了一遍。

這次,倒不是純看了。

陳舟開始邊看,邊在旁邊做著注釋。

只不過,這個注釋有點令人摸不著頭腦便是了。

用陳舟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先前的計算,並不能算錯。

現在的計算,也並不能算對。

只是,略作修改,就得再算一遍。

當算的多了,數據自然會體現出一些答案。

從舊金山返回波士頓,這段從米國西海岸到米國東海岸的航程,並不算短。

但陳舟除了必要的上廁所時間,幾乎一直在座位上,拿著筆,在草稿紙上寫著,一行又一行的數字和符合。

以前陳舟不知道坐一次飛機,可以寫多少草稿紙。

但是,經過這次的航程,陳舟大概是知道了的。

這密密麻麻填滿的草稿紙,足足有二十張!

而這次的飛行時間,也不過才五個多小時。

也就是說,陳舟平均一個小時,大概寫了滿滿的四張A4草稿紙!

雖然比他平常的效率,要慢上一些。

但也還算不錯。

下飛機時,弗裏德曼看到陳舟正在收拾的草稿紙,用贊賞的語氣說道:“你的研究效率,是我所見過的學生中,最高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