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解析數論的機會!(第2/2頁)

看到張中原這樣子,陳舟笑了笑,這怎麽跟他熟悉的張教授有點不一樣呢?

“聽說你拒絕了普林斯頓的邀請?而且是法爾廷斯教授的親自邀請。”張中原問出了心中的疑惑。

“嗯。”陳舟想了想,解釋道,“既然燕大已經聯系好了,我也沒有必要改變這些。而且數學研究,主要還是看個人,不是說在普林斯頓,就一定能做出好的研究。”

聽到這話,張中原忍不住咋舌,這小子的覺悟都這麽高了?

果然能連續幹掉兩個世界級數學猜想的人,就是不一樣,有我當年的風範。

但隨即,他就聽到陳舟接著說道:“再說了,和這些大數學家的交流,也不是非要去普林斯頓才行,通過郵件、電話都可以。”

“而且去了普林斯頓,估計交流方式也一樣,我可不相信,他們就會老實待著,等你去找。說不定,還不如發郵件來得快。”

張中原:“……”

沉默了一會,張中原才說道:“既然你都決定好了,我也不多說什麽。就像我年輕時一樣,你一直是一個有自己想法,並且能夠去做到的人,相信你可以走出自己的路。”

“呃……教授,我就當是你在誇我了……”陳舟笑著說道。

張中原瞪了陳舟一眼:“那當然!”

和張中原分開後,陳舟便直接找楊依依去吃午飯了。

陳舟去上這節課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放松,一方面則是為了“鞏固”知識。

通過不一樣的學習方式,可能會有不一樣的收獲,也說不定。

知識,是需要溫習的。

溫故而知新,不是一句空話。

同時,陳舟也想看一下,在數學升到Lv6後,他再學習數學知識,會有什麽不一樣的感受。

結果也沒讓他失望,以細小處,總能收獲不一樣的內容。

就拿那道證明題來說,他至少能想到的三種以上的方法。

在證明的過程中,他也能聯想到各種不一樣的數學知識。

這是對知識熟練度的體現。

《數學年刊》是每兩個月出版一刊的,每年不過百篇。

按理說,2015年最後一期的《數學年刊》,最早也應該在12月下旬才會出版。

但是,令陳舟意外的是,他才把論文投稿一周左右的時間。

最新一期的《數學年刊》便出版了。

而他的那篇論文【用分布解構法對克拉梅爾猜想的證明】,赫然便在最新一期的《數學年刊》上。

而且是這期期刊的第一篇。

在論文的末尾處,寫著一行審稿人對這篇論文的評價。

【這不僅僅是克拉梅爾猜想證明,更是素數間隔問題的鑰匙,如果要說它的重要性,那就是——這是解析數論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