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行程確定(第2/2頁)

克拉梅爾修正猜想的表述是,(Pn+1≤N)max(Pn+1-Pn)≈logN(logN-loglogN)+2。

這裏陳舟圈出來的便是分別符合,(Pn+1≤N)max(Pn+1-Pn)和logN(logN-loglogN)+2的數。

這種方法,其實和篩法有點類似。

篩法,又稱埃拉托斯特尼篩。

具體做法是,先把N個自然數按次序排列起來。

1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直接劃去。

2是質數,留下。

而後把2後面能被2整除的數都劃去。

2後面第一個沒劃去的數是3,把3留下。

再把3後面所有能被3整除的數全部劃去。

以此推類,就會把不超過N的全部合數都篩掉,留下的就是不超過N的全部質數。

當然,這只是簡單的表述。

篩法的應用很廣泛,從四色定理開始,到構造無窮多個兩兩相連的區域,到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等等等等。

而把篩法運用到極致的人,便是陳老先生了。

這位把哥德巴赫猜想推進到“1+2”的老先生,便是在研究哥猜的過程中,把篩法理論帶到了頂點。

一直到現在,都無法再進一步。

陳舟自然也知道篩法的運用基本上已經到了極致,很難再有突破。

但不妨礙他從這方面去尋找思路。

“如果用篩法的公式,去驗證(Pn+1≤N)max(Pn+1-Pn)≈logN(logN-loglogN)+2的話……”

隨著時間的推移,陳舟漸漸皺起了眉頭。

“克拉梅爾修正猜想本身就是以近似值去做出的改變,如果用公式的話,是不對等的……”

“相反,這樣繞下去,又會繞回克拉梅爾猜想本身……”

陳舟放下筆,暫時脫離眼前的研究,轉而打開電腦上的文獻看了起來。

看著看著,他忽然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