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第二發(第2/3頁)

他們這就兩萬騎了,不敢想象還要出動多少人馬。

“北庭人不多,不過朝廷管得嚴。各個夷離堇手下有多少兵馬,大體上都知道。聽過路的酋豪說,這次怎麽著也得出動兩三萬騎。”驛將說道:“再算上朝廷經制之軍,嗬,動靜大著哩。”

“不怕可薩回鶻、黠嘎斯人趁虛而入,劫掠北庭嗎?”拔野古問道。

可薩回鶻生活在阿爾泰山一帶。回鶻西遷之時沒走,後來其中相當一部分被仆固俊羈縻統治。去年聖人走草原,突襲北庭,可薩回鶻被打擊得很慘,部落老弱婦孺被抄,拔野古他們也分到了一部分奴隸,故十分了解。

這次西行,他們是遇到過可薩回鶻人的。雖然不多,人家也遠遠避開,但這終究是個威脅。據奴隸們說,這部分可薩回鶻很可能是被黠嘎斯人控制的,這就更危險了。

“朝堂諸公應該會考慮到的吧。”驛將也不是很確定。

二人說話間,南邊的山麓下,又一支七八百人的騎軍正在快速通過。

拔野古默默望去,卻見這一撥人的行頭看起來不錯,很多騎士身上竟然穿著皮甲。

“那是阿布思家的兵。”驛將說道:“聖人打了勝仗,賞賜了不少器械給有功將士,阿布思弄到了不少,所以他的人看起來像模像樣。”

“打仗可真是一本萬利的事情啊。”拔野古感嘆道。

聖人所追求的,是更大的地盤,更多的人臣服於他,聽他號令,以及他的布局不被任何人破壞——就像清鎮的兩千府兵,帶著六千戶部曲,安靜祥和地種地放牧一樣。

而他們這些隨征的人,追求的就是財貨、牛羊、奴隸了——武器裝備也是追求目標之一。

聖人是慷慨的,只要你聽從他的號令,在他的指揮下奮勇廝殺,達成他的目的,他能舍棄很多金銀財寶,轉而賞賜給部下們。

阿布思部就是個典型。

想到這裏,拔野古的內心也蠢蠢欲動了起來。

跟著聖人,搶他娘的!

……

庭州輪台縣郊野,王彥章剛剛狩獵歸來。

路過一村子時,看到了一望無際金黃色的原野,不自覺地停下了腳步。

這個村子他去年來過,當時只有十余戶人家,且丁壯多被磧北草原的蕃兵擄走,下落不明。

剩下大概六七十人,老的老,小的小,什麽都幹不了。猶記得當時遇到的某個孩童,餓得哇哇大哭,他給了兩張醋餅,那孩童就拽著他的衣角,想要跟他出去打仗。

真是胡鬧!王彥章的嘴角溢出了微笑。

軍情緊急,他不打算進村逗留了,而是放慢了馬速,順著村前的土路,一邊走一邊看。

“這村子住進了不少汴州人。”跟在他身後的遼東府兵們閑聊了起來。

“汴州人如何願意來這邊?”

“想要你來的時候,不來也得來。”

“何止這個村子。前些時日在庭州,沿著山麓,一溜的農田,用著從山上流下來的雪水灌溉。聽農人口音,好像也是河南的。”

“聖人在一步步恢復天山南北的田地,今年秋收後,糧草供給應無礙了吧?”

“差得遠呢。咱們回家之前,這裏產出的糧食,都不夠吃的。”

聽到“回家”二字,王彥章心中一動。

去年帶著兩千遼東府兵隨征,不知不覺,已經過去一年半了。再有半年,也該回家了。

一走就是兩年,家中倒是無虞。

區區兩千府兵而已,又不是兩萬、二十萬,朝廷還負擔得起。

兩年下來,他們得了不少賞賜,比如高昌的布帛、北庭的牛羊等等,朝廷發給軍票,回家路過北京時,憑票領取相對應的東西即可,足可彌補兩年不在家的虧空,甚至還多有盈余。

更有那作戰勇猛的人,還得了一兩件金銀器賞賜。這在遼東可是稀罕物,讓人艷羨不已,同時暗暗自勉,接下來若有戰事,一定不能落於人後。

“十萬鐵騎,橫掃西域,嘿!”王彥章一夾馬腹,走遠了。

符存審帳下匯集了各路雜牌兵馬,數萬人總是有的。扣除掉必要的留守人員,再算上蕃兵,即便沒有十萬眾,也絕對不會少於八萬。

八萬人,騎著馬兒,趕著牛羊,浩浩蕩蕩進入西邊的草原,所過之處,何人能擋?

自回鶻西遷之後,西域得有七十年沒見過這麽龐大的遊牧軍團了吧——龐特勤在焉耆自稱葉護之時,即便算上名義上歸屬於他的高昌回鶻,也不過二十萬人,然後就橫掃整個西域以及更西邊的八剌沙袞、拔汗那等地,開國稱制。

王彥章已經得到消息,符存審剛剛得了一個新頭銜:北路遊奕討擊使。

聖人命他進入突騎施故地,伺機進討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