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汗王(第2/3頁)

崔協、韋說灰頭土臉,訥訥而退。

“梁洗馬,你在想什麽?”邵承節扭頭看向沉默至今的梁震,問道。

梁震不慌不忙地行了一禮,道:“臣在想,太子之位穩如泰山。過完年,聖人可能就會下詔,令太子勾當軍國事了。”

“何以見得?”邵承節饒有興致地問道。

梁震指著正在塬上正在馳獵的聖人、軍將和蕃部酋豪們,道:“聖人欲西征,常有時不我待之感。去歲伐雲南,軍用多取於南蠻,於國無傷,百姓得以休養生息。聖人西巡回京之後,聽聞常在宮中翻閱典籍,了解西域風土人情。又數次至講武堂,與軍將推演戰事。今日遍會群豪,西征已然不遠。”

“有幾分道理。”邵承節贊道:“可賞。”

梁震躬身稱謝,繼續說道:“但西征的時機不是很好。淮南平定不過兩載,民心未復。渤海國看似平靜,但仍需大軍屯駐,未可輕離。至於雲南,更是今年才平定,亂事方熾,燕王能不能掌控局面,委實兩說。聖人是國朝的擎天玉柱,他一走,說不定就讓一些賊人覺得有機可趁,跳出來作亂。這個時候,就需要有人勾當軍國事了。這種事,宰相名不正言不順,皇後幹不了,只有太子最合適了。”

如果有賊人作亂,那是需要出兵鎮壓的。

天子不在國中,誰能領兵?總不能交給禁軍大將吧?那是不可能的,也是非常危險的。

只有太子最合適了。

先後討平了李茂貞、馬殷、楊渥三大勢力,也參與過對渤海國的戰爭,南部諸州府就是他打下來的。他當統帥,那就是真的統帥,因為他真會打仗。

“梁卿可為左諭德。”邵承節高興地說道。

梁震再拜謝,並未推辭。

崔協、韋說有些嫉妒。梁震這廝,踩著同僚上位,著實可惡。

“走吧,該東宮的兒郎們上陣了,莫要讓蕃人看扁了。”邵承節讓人牽來駿馬,翻身騎上,笑道。

“遵命!”安重誨立刻招呼同來的太子衛軍將校十余人,一齊上馬。

……

邵樹德策馬歸來,將兩只兔子、一只雉雞扔下,道:“烹制一下,一會與人共食。”

蕃部酋豪們也興高采烈地將獵物取下,一會聖人要點評誰打得更多,好發賞賜。

有人甚至還爭執了起來,因為有的獵物中了兩箭,這個人說我射中了脖子,該我的,那個人說我射中了身子,是我的,爭執不下,吵吵嚷嚷。

邵樹德見了哈哈大笑。

酋豪們在他面前爭執,往深了說,是對他的一種認可,是臣服的態度。若不真心服從,才懶得爭呢。

與文人加深感情,你要與他們談論詩文。

與酋豪加深感情,就得一起打獵。

騎馬馳射,是皇帝的基本功,絕對不能落下。

李世民的武藝就不說了,唐玄宗李隆基都能馳馬打獵,還射中了兔子,突厥可汗的使者親自下馬,撿起獵物獻上。

不知道從何時起,中原天子丟掉了這項基本功,可能是因為他們不需要統治草原部落吧。

塬上突然爆發出了一陣熱烈的喝彩聲。

眾人舉目望去,原來太子一箭射中了兩只雉雞,眾皆驚嘆。

“那是朕的兒子,你們覺得怎麽樣?”邵樹德馬鞭一指,問道。

“果然是可汗的種!”有人贊道。

“若非可汗之子,足以當我女婿了。”又有人說道。

“哈哈!”眾人皆笑。

邵樹德亦笑,拿馬鞭指著那人,道:“拔野古,你女兒若有姿色,可嫁給我兒,我說的,說話算數!”

“謝可汗!”拔野古大喜,道:“我有二十個女兒,明年就讓她們過來,任小王子挑。”

“那就一言為定了。”邵樹德笑道:“你們家族當初是突厥、回鶻的於越之一吧?那也是貴族出身了,不會辱沒了我兒。”

拔野古這個名字,在草原上是大姓,三十姓韃靼之一,後世演變為巴爾虎蒙古。

突厥初立那會,三十姓韃靼生活在貝加爾湖以東、西拉木倫河以北區域,與室韋關系匪淺,互相通婚,甚至有學者直接認為他們就是室韋人。

突厥征服他們後,將他們與契丹、靺鞨、室韋等部落,一起稱為“東方之眾”,是臣屬關系,各授官職。

伊利可汗去世時,三十姓韃靼派人前往突厥吊祭。

唐朝初年,因為突厥可汗連續發動戰爭,征稅無度,各附庸部落被壓榨過甚,受不了了,紛紛歸附唐朝。唐朝抓住有利時機,於貞觀四年(630)滅亡了突厥汗國。

三十姓韃靼也在其中出了力,於是被突厥人仇視。

永淳元年(682),突厥人利用唐朝征稅無度,各部落被壓榨過甚,受不了的有利時機,糾集眾人反唐,建立後突厥政權,三十姓韃靼又在其中出了力。後突厥將部眾編為左右兩廂,居住在大興安嶺一帶的三十姓韃靼被編為左廂,各部首領皆有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