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打工皇帝(第2/3頁)

“開國之初,在洛陽住了三年。”邵樹德說道:“建極四年春節是在北京過的。建極八年討渤海,在龍泉府待了一年,回來後又在北京住了一年,去年中回東京。算起來,開國至今整十年,洛陽住了四年,北平住了五年,龍泉府住了一年。”

多京制下的胡人皇帝作風,邵樹德倒是身體力行地實踐了。

“去西京也好。”大封說道:“關西百姓盼聖駕西巡,猶如繁星盼月。”

邵樹德笑了笑。

聖駕西巡,關西百姓面上有光,固然有一筆談資,吹牛時是很好使的。

但當大批宮人、侍衛、官吏、軍士浩浩蕩蕩抵達長安,關西百姓負擔加重,還能吹得起牛來嗎?

不過也確實該在長安住一段時間了。畢竟是老根據地,露露面、刷刷臉也是好的。一旦關東有變,關西就是邵家最後的堡壘,必須予以重視。

況關西承平多年,已經有了相當積蓄,住上一段時間,並不至於讓百姓的生活惡化到什麽程度。

“三郎在黔中其實幹得還不錯。”凝碧池畔,花團錦簇,香飄四溢,邵樹德站在清冽的湖水前,看著一閃而過的水鳥,道:“他的能力在理政上,戰事經歷得少,且多是小規模剿匪戰,初來乍到不怎麽適應是正常的。”

大封不以為意。

她又沒想過讓兒子將來當皇帝,那不現實。

鵲兒(永嘉公主邵頤)在上個月成婚了,出降申州鐘山縣主簿、國子監蕭符第三子蕭處鈞。

月奴(魏王邵勉仁)則早早娶了故金刀軍副使張歸霸之女為妻。

兒女都已成婚,甚至第三代都有了,還有什麽不滿意的?

她是未亡人,丈夫為巢軍所殺,曾以為下半輩子就那樣了。沒想到生命的下半程,還能被九五至尊看上。

她又是女人,女人是感性的。縱然最開始還有些不願意,但在她最成熟、最美艷的那段時間內,能被天子萬般迷戀,已經足以讓大多數女人羨慕了。

唯一的遺憾,或許就是無法陪聖人走到最後了。

好在他們還有孩子,有共同的血脈後裔,就讓孩子們陪伴聖人走下去吧。

說著三郎,邵樹德又想起了二郎。

整天心思都放在打仗上。即便無戰事的時候,也喜歡巡視軍營,或與武夫們出外打球、行獵。家裏一妻二妾的肚子一直沒動靜,讓邵樹德很是失望。

你再喜歡打仗,先把孩子給生了啊!

此番征湖南,邵樹德就下令二郎帶著家眷一起前往嶽州。效果自然是非常好的,幾個月前,秦王妃朱氏終於懷上了。

邵樹德大喜,立遣太醫南下,經證實後,終於放下了一樁心事。

如果二郎一直沒子嗣,是不可能讓他當太子的。接下來事情就會變得很棘手,征討淮南、西域,就要加緊培養老六,王朝繼承風險陡增。

眼下秦王妃懷孕了,也只能讓邵樹德捏著鼻子,勉強同意秦王當太子。他這麽愛在外間浪蕩,常年不著家,子嗣定然少,說起來隱患很大。

萬一就一個兒子,邵樹德也會左右為難,不知道該怎麽辦才好。

“八郎在護聖州很用功,王傅張策也教導得好。”邵樹德又對趙玉笑道:“小小年紀,已經對州中情況很了解了。種田、放牧、治軍,蕃部酋豪鹹服。他這一支,以後就紮根草原了,世為國之藩屏。”

一片樹葉落在龍袍上,趙玉輕輕為邵樹德撣去,一臉雲淡風輕的顏色。

做母親的,哪個不想兒女在身邊呢?她狠心把兩個兒子都放出去,當然是希望他們無憂無慮地富貴一生。此時聽到八郎過得好,當然很開心了。

邵樹德看著趙玉的面容,心中高興,只要玉娘喜歡就行。

草原上目前只冊封了三個郡王,除八郎外,還有阿史德氏所出之十五郎邵知終,今年八歲,以及余廬睹姑所出之十六郎邵敬同,今年六歲。

這兩位皇子目前都在洛陽,接受正統的皇家教育,短期內還不會就藩。

六月底的時候,奉聖州、捧聖州蕃部酋豪陸續入京,拜見他們的領主。

這是必要的程序,每年一次,明確上下尊卑,讓頭人們知道他們效忠的對象是誰,直到皇子就藩為止。

毫無疑問,這是真正的封建,在大力去藩鎮化的今天,非常惹人眼紅。

就在昨天,儲氏還來央求邵樹德。九郎邵行本今年十三歲了,一直在洛陽讀書習武,言其聰慧無比,又有武藝傍身,請封塞王。

邵樹德大為頭痛。

他就知道會這樣。你連六歲、八歲的兒子都封了,十幾歲的兒子為什麽不封?

想起儲氏那可憐巴巴的模樣,以及多年來盡心盡力的服侍,邵樹德有些心軟。

十幾年的炮彈,都足夠把儲氏這條船打沉好幾次了,功勞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