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都亭驛

不知道什麽時候,秦州趙氏商行的領頭人就從趙成換作了趙在慶。

趙在慶是趙成的四兒子,今年三十七歲,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胸中躊躇滿志,對趙氏的商業版圖有著很深的規劃。

趙成已經死了,與靈州豪商康佛金幾乎前後腳離世。

他雖然家財萬貫,但與滿朝公卿相比,依然是個小人物。他死了,聖人不會為之輟朝,甚至都不一定知道。

洛城西南都亭驛之內,趙在慶正準備離開,不防迎面而來一群奇裝異服的蕃人。

蕃人他見得多了。

作為主營西域商品的大商家,趙成父子什麽蕃人沒見過?

紅頭發的你見過沒?我見過。

金頭發的你見過沒?我見過。

但眼前這些人明明是黑頭發,可這發髻也太怪了:陰陽頭,拖著條豬尾巴。

“高府丞。”

“高公。”

驛站內的官員們見到領頭一人,認識的立刻起身行禮。

趙在慶倒認識此人,也上前行禮,不過他被人擠在後面,有些尷尬。

高倫,高仁厚次孫,第二代巴國公。

趙在慶認識此人,還得益於趙王。

高倫父親早亡,少年時被送到安邑龍池宮,與皇子公主們一起學習,當了好幾年同學。後來出任地方縣令,又到州裏面轉了一圈,政績乏善可陳,眼看著也沒啥升遷的可能了,便調到了內務府,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與靺鞨首領們吃喝玩樂、四處遊覽。

他本來是沒機會襲爵的。

巴國公可以給高仁厚的其他兒子,也可以給長孫,怎麽著都輪不到他。

但高仁厚對早逝的長子十分懷念,決定將孫子作為繼承人。恰好其長孫又因為強掠民女之事被責罰,失去了襲爵的機會,於是次孫高倫時來運轉,成為第二代巴國公,運氣相當好。

“趙四郎。”公子哥高倫一把推開了諸綠袍小官,徑直走到趙在慶面前,笑道:“快有兩年沒見了。來,坐下吃酒。”

趙在慶受寵若驚,連連稱是。

“哦,諸位頭人也坐下,上菜、上酒,今日我包了。”高倫哈哈大笑,道。

高公子買單,驛將嘴都笑歪了,立刻到後廚指揮去了。

當然,高倫其實也不用自己掏多少錢。陪吃陪喝是他的工作,有一定報銷額度,超出部分才用自己花錢。

“高公這是……”趙在慶看著那些坐下後仍在東張西望的靺鞨頭人們,問道。

國朝的驛站與前唐一樣,分等級的。

前唐之時,華州普德驛規制極壯,稱為“郵亭之甲”。

國朝定都洛陽,都亭驛、積潤驛一在洛陽西南,一在城東,也是規模宏偉的樞紐型驛站。太原府那邊,由晉王府改建的驛站,同樣是地區樞紐,規模宏大。

都亭驛有驛田數百畝,亭台樓舍數十,可同時住四五百人。裝修也十分考究,又因為地處京郊的關系,根本不愁客流。

因此,這樣一個驛站,朝廷也只給了驛將十五年承包期,十五年後換人——驛將出身天雄軍,年輕時悍勇難敵,立功無數,以至於連聖人都驚嘆不已,不然根本不可能得到這個下金蛋的母雞。

這些靺鞨人來中原時日不短了,知道這是個驛站。此時東張西望,大概也是為其規模所震撼。

比之渤海國簡陋的狗爬犁驛站如何?那當然是不好比的。

“內務府查訪淥、顯、穆、紀等州靺鞨諸部,選其頭人或子侄輩入京。其實也沒甚大事,就四處閑逛。”高倫毫不在意地說道:“過完正旦,便送他們回遼東。”

“此為何意?”趙在慶問道。

讓人白吃白喝白玩,朝廷的錢還不至於這麽寬裕吧?

“哈哈,讓他們開開眼。”高倫笑道:“省得坐在家中狂妄自大,以為有個幾百頭豬就富可敵國了。”

趙在慶無聲地笑了。

高倫有點不接地氣,瞧不起這些土人。或許,聖人做得太好了,讓他們這些人變得有些過於自大。不過或許也不是壞事,大夏國力蒸蒸日上,有些自信甚至輕微的自大很正常,只要不是過於狂妄就好。

“轉了這麽一圈,頭人們有何感想?”驛卒已經開始上菜,趙在慶仔細看著,發現靺鞨頭人們對蒸餅、餃子、湯餅之類的食物情有獨鐘,對加了各種調料的肉食也十分喜愛。再看他們腳邊,竟然人人放著一個包袱,裏頭鼓鼓囊囊的,也不知道裝的什麽東西。

“中原的繁華讓他們看花了眼唄。”高倫還算客氣,給趙在慶斟了一碗酒,道:“昨日還有人問我,在洛陽置宅花費幾何?五百頭豬夠不夠?如果不夠,他可以再添十匹馬。”

這下連趙在慶也笑了起來。

豬在中原賣不上價,十匹馬也不怎麽值錢,這點東西肯定是不夠的,況且也未必有人願意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