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一舉失敗(第2/3頁)

釋魯則面無表情,似乎早有預料——確實,在此之前,他已經嘗試攻打過蛤蟪戍了,碰了個頭破血流。

但他並沒有說什麽,因為眼下已經沒有更好的辦法了。侄兒要攻下靜蕃寨,讓他試吧,嘗試過後,知道不能力敵,也就死心了。

……

二十四日白天,契丹人前後攻了三次,均沒有任何成效。

入夜之後,他們又從西、東兩個方向進攻,這是他們白天沒有嘗試過的地方。結果更壞,他們遭到了另外兩個營寨守軍的夜襲,死傷慘重。

當然夏兵也沒落著好。出營勇是勇了,但風險也是巨大的,李從璋就被契丹人圍住了,力戰之後始得脫,但損失了六七百人之多。

整個夜晚,契丹人發起了四次攻勢,全部以失敗告終,當二十五日的晨曦在東方亮起時,阿保機不得不認真考慮,繼續死磕下去有無用處了?

釋魯看了一下憔悴無比的侄子,暗嘆原來一個人在不同階段,形象變化會這麽多。

曾經的阿保機,年少有為,率軍征討四方。

打室韋人,拓地數百裏,逼得室韋部落要麽臣服,要麽遠走他鄉換草場。

打韃靼人,逼得他們加快了西遷的步伐,遠離契丹八部的威脅。

打烏古人,逼得他們內部分裂,至少一半以上的氏族臣服——烏古部的牧場,在今呼倫湖一帶。

霫人、六部奚及其他一些零散部落,更是成為契丹的奴隸。

就連海東盛國渤海,也被撕咬下了很大一塊,岌岌可危。阿保機曾經笑言,他要在數年內吞下渤海西京,到鴨綠江邊釣魚。

那個時候的侄子,威風凜凜,光彩耀眼,每個人看到他,都恨不得頂禮膜拜。

但這才過了幾年,阿保機就是這麽一副焦慮、消沉、憔悴的模樣,信心也不是很足了,章法也有些亂了,似乎再也找不回往日的感覺了。

到底是契丹八部的日漸強大,讓阿保機趕上了,進而成就了他,還是阿保機成就了契丹八部呢?或許都有吧。

“阿保機,西南方那個寨子,守將李從璋負傷,眼下兵數不足兩千,或可試一試。”釋魯突然說道。

阿保機聞言心下一動,但最終還是搖了搖頭,道:“不用了。”

釋魯有些不忍,侄子受到的打擊看樣子不小。

不過,阿保機卻是勉強一笑,道:“我已經想明白了,契丹確實沒有與夏國正面相抗的實力。如今只有一個辦法了——”

“什麽辦法?”釋魯似乎知道阿保機的選擇,嘆息著問道。

“跑!向北跑!有多遠跑多遠!”阿保機痛苦地說道:“跑得遠遠的,跑到夏人的補給線超過兩千裏,再也支撐不起,再沒興趣對契丹動手了。屆時我會遣使入朝,奉表稱臣。夏人若不願追,或會答應,如唐初故事。”

釋魯沉默片刻,突然問了一句:“阿保機,你可知夏人此番為何以步軍為主力?”

“他們的騎兵不適合草原征戰,故以步軍為主。”阿保機不假思索地回答道,但剛說完,卻下意識皺起了眉頭,似有所覺。

釋魯搖了搖頭,道:“恐怕沒這麽簡單。此事,我也是最近才想明白的,特別是匣馬葛從鄚頡府傳回消息後,我恍然大悟。”

阿保機幾乎在同一時間想到了,慘笑道:“邵樹德好胃口!好氣魄!”

竟然出兵之前就吃著碗裏的,看著鍋裏的,可笑渤海還出兵助紂為虐,接下來大難臨頭的就是你們了。

“所以——”釋魯嘆了口氣,上前摟住了侄兒的肩膀,道:“撤吧。從勻德實、帖剌兄弟開始修築城池、耕種糜子、冶煉鐵器開始,至今不過三代人,便有了如今偌大的局面。如今保存實力要緊,只要契丹八部還在,大不了再花三代人時間強大起來。而且,夏人走後,我們還可以回來,牧場沒有長腳,它跑不掉。甚至於,接下來夏人如果攻伐渤海,咱們還有反敗為勝的機會。”

“伯父,你是說……”阿保機心中一動。

釋魯輕輕頷首,道:“已是六月下旬了,再過兩個月,天氣轉寒,夏人倉促退兵,一片混亂,這不是天賜良機麽?”

唐人有詩雲“胡天八月即飛雪”,雖然不是每年八月都飛雪,但進入深秋後,天氣變得惡劣是肯定的。夏人可不一定能適應草原的苦寒氣候,霜一打,雪一下,寒風一吹,十幾萬兵馬匆匆離去,正適合契丹輕騎追擊。

“伯父老成持重,才華遠勝於我。”阿保機真心實意地說道。

如果不是老了,伯父可能會創下比我更大的成績吧?生不逢時,說的就是伯父這類人吧。

“大汗、於越。”海裏、欲穩二人突然走了進來,欲穩神色焦急,大張著嘴巴,正欲說些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