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分裂

山林草澤之內,水鳥驟起,蹄聲如雷。

幾乎是在瞬間,數百強悍的騎兵就沖進了一處牧地,一時間箭矢橫飛,刀槍交鳴。

契丹人其實早有準備。

沒有人是傻子,在近距離貼臉的情況下,還懶懶散散不當回事,沒有絲毫警戒。

於是,夏、契雙方的騎兵在沼澤中的幹燥空地上面對面廝殺了起來。

不過僅僅一個照面,定難軍的騎士們就給了契丹人一個小小的震撼。近戰能力出眾的他們放倒了太多契丹騎兵,而自己僅僅付出了數十人落馬的較小代價。

契丹領兵的渠帥也是懂打仗的,立刻收攏隊形,往沼澤地、蘆葦叢、小樹林和山坡裏鉆,利用復雜的地形阻止定難軍騎士的近戰沖鋒,然後牢牢控制著雙方之間的距離,將交戰方式變成了騎弓互射。

這才是他們熟悉的打仗模式。

騎兵本來就該騎馬射箭,在中距離上斃殺敵人,正面肉搏實在太粗魯了,不適合咱們草原男兒——其實,契丹在征討室韋、韃靼等部落之時,經常扛著狼牙棒、長槍沖鋒破敵,他們算是幽州關外這一片最會近戰肉搏的部落了。

但今天顯然遇到敵手了。

雙方騎兵對沖之時,契丹一方的騎士簡直就像被疾風吹倒的蘆葦一樣,倒伏了一地。出現這個結果,沒有別的原因。騎兵對沖,不像步兵那樣人擠人,陣型其實是很松散的。戰術、陣型的作用是有,但遠遠沒有步兵要求那麽高,很多時候靠的是小組配合,個人的作用被急劇放大,這時候憑的就是技藝。

你一天訓練幾個時辰?你的武器裝備怎麽樣?你平時吃得起肉嗎?你的力氣大不大?你胯下的是戰馬還是隨便拉來的馬匹?等等……

細節決定成敗,奧秘就在於此。

所以契丹人果斷放棄了肉搏,開始利用復雜地形與夏兵周旋。漢時晁錯曾經提到過,匈奴騎兵的優勢在騎術和箭術,但定難軍騎兵的最初來源就是河隴蕃人,他們這一項並沒有明顯的短板,相反當了職業武夫後,吃住有保障,訓練量也上去了,玩起弓箭來並不遜色。契丹人這麽做,只是規避了劣勢,但他們所認為的優勢卻未必是優勢。

於是乎,我們便看到了:戰馬在草澤之間濺起大團水花,雙方像捉迷藏一樣時隱時現,冷不丁一支箭射來,偷雞般射倒一人,然後再打馬狂奔,迂回到另一處對敵。

雙方的傷亡都不小。

契丹人在對射了一陣後,心中大為膽寒,軍士們的士氣有些低落。眼看著已拖了很長一段時間,於是便緩緩撤退了。

定難軍象征性追擊了一下,便也撤回了。

帶隊的定難軍都虞候符彥超對戰鬥的過程也不太滿意。

他們是輕裝騎兵,注重戰場上的機動作戰,但起伏的丘陵、密布的沼澤、茂密的樹林限制了他們的發揮。對射過程中固然不落下風,甚至大有優勢,但敵人是什麽成本,你的兵是什麽成本?

還是得想想辦法,逼迫契丹人和你面對面沖鋒肉搏。

“撤吧!”他揮了揮手。

親兵搖旗,散落四周的騎卒漸次匯攏,然後帶上無主的戰馬,分批撤離了戰場。

……

耶律釋魯第一時間得知了夏兵來襲的消息。

他和轄底暫時放下分歧,帶著數千騎匆忙來援,不料夏人早已撤退。

耶律釋魯下馬,仔細查看著戰場。

地上到處是橫七豎八的奚人屍體。死於刀劍的很多,被騎槍、短槊、鐵鐧、鐵撾弄死的也不少。與之相比,死於弓箭的就要少很多了。

“我記得當年夏賊攻平地松林。有號‘鐵騎軍’者,聚集沖鋒,勇烈難敵,最後還是靠人多才將他們驅逐了出去。”耶律釋魯說道:“今日是在山谷、沼澤邊打仗,尚可周旋,異日夏人繞道,在平坦開闊的草原上廝殺時,該怎麽辦?還像現在這樣避其鋒芒,遊擊襲擾麽?”

耶律轄底的面色也很凝重,他看得比釋魯還要仔細,一連翻檢了十余具屍體,甚至拔出了一支羽箭端視良久,方道:“應是夏人的禁軍了。釋魯,這說明什麽?”

“說明夏人要找咱們麻煩了。”釋魯苦笑道。

轄底扔掉了箭矢,道:“其實我有一疑問,至今未解。”

“說來聽聽。”釋魯道。

“聽聞邵樹德已全據幽州,最近數月,一直在忙著整頓盧龍十州。”轄底說道。

“打下了地盤卻又不花時間整頓,不白打了麽?”釋魯擡起頭,看向轄底,問道:“你到底想說什麽?”

“前些時日你派使者間道前往河東,雖然被迫中途折返,但也知夏兵在幽州大肆屠戮,編戶齊民。這個亂局,沒個一年半載平定不下來的。也就是說,夏人這會應沒有多大的興趣東顧,那麽他們的目的是什麽?”轄底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