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根本戰略(第3/3頁)

八千戶河渭蕃部,總計一萬多丁壯,如今還剩六千左右,幾乎被榨幹。損失最慘重的階段,是在龐師古到來之前的攻城戰,前後俘斬汴軍四千多人,夏軍損失一萬一千余,其中絕大部分是蕃人。

武威軍九千步騎,如今還剩六千人左右,主要損失也發生在攻城戰之中。

天德軍六千五百步騎,還剩不到五千人。

飛龍軍在西北營壘耗掉了千人左右。

邵州土團兵大潰,損失兩千余。

不知不覺,將近四個月的河清戰事,夏軍已經損失了一萬七千人左右,其中衙軍五六千人。

龐師古帶來的汴軍在河清丟掉了一萬五千人左右,其中汴宋衙軍四千多人,水師數百。另外,汴軍還損失了在河陽征集的土團鄉夫三千多,只是這個損失到底算誰的,委實很難說。

龐師古到來之前,張慎思在孟州、河清丟掉了五千多人,其中衙軍三千余人。

雙方的主要損失都發生在攻堅階段,戰事之血腥,讓人側目。

當然,在懷州戰場,夏軍的戰損比要好看很多,飛龍軍只付出了數百人的傷亡,就占領懷州,前後俘斬汴軍兩千余人,其中一千汴宋衙軍——但汴軍似乎也不輸,因為他們還俘斬澤州軍五千余人,這就很離譜。

慘重的傷亡、雨季的潮濕,對雙方都是一種折磨。

“馬上就要到收獲的時候了。”高仁厚敲了敲桌案,說道:“歸德軍已經準備攻軹關,死死咬住汴軍,不讓軹關、濟源一線的賊軍安然撤走。汴軍還在圍攻懷州,不過看眼前這形勢,多半也要解圍。爾等趕緊拿一個詳細方略出來,如何追擊,重點追擊哪一部,都要清清楚楚。”

“遵命。”

“汴軍其實還能堅持。軹關、濟源一線有萬人,圍攻懷州的還有三四萬人,且甚為精銳,契苾璋不過九千部眾,還不太能打,能守住懷州都燒高香了。大帥判斷汴軍早晚要退,是何道理呢?”高仁厚有些無奈,從軍事層面來說,沒有任何道理啊。

算上後來趕至以及正在趕來的軍隊,夏軍在軹關、懷州、河清戰場先後投入蕃漢兵馬八萬余人,汴軍龐師古帶來至少十萬,可能有十一二萬,再加上河陽原本的兵馬以及水師,總計十五萬人左右。以八萬迫退十五萬,如果真能做到,那可真是一場輝煌的勝利了。

且看看吧,反正我軍已立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