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意圖(第2/2頁)

這年頭,在大同軍為官、為將的,沒說的,基本都是反李積極分子。

“兄長,方才幽州李侍中遣人致書而來,言欲上表朝廷,共討李克用,邀我雲州一同上表,壯壯聲勢。”

“賢弟是何想法?”邵樹德問道。

“某亦欲上表朝廷,征討李克用。”赫連鐸道。

邵樹德起身走了兩圈,道:“就你們兩鎮?”

“李侍中已遣人聯絡成德王镕、宣武朱全忠,此二人多半願意出兵攻河東。”

“也就朱全忠願意,王镕難說。”邵樹德道。

此番李克用北上攻大同軍,為何敢全軍壓上?因為朱全忠的主力在攻時溥,無暇分身。

李克用為支援時溥,還特地派騎將石君和帶五百精騎前去襄助,屯於宿州。

宿州去年被朱全忠攻破,但他委任的刺史張紹光未能穩住局面,被降將張筠驅逐,又歸附了時溥。朱友裕率軍攻之,擒石君和,算是報了去年邢州之事的一箭之仇。

若真有機會搞李克用,朱全忠還是願意的。

但王镕這個人,太過年少,未必敢出兵趟這個渾水。

“若成德不能來,兄長來也是一樣的。”赫連鐸看了眼邵樹德,見他臉上表情平靜,便攛掇道:“兄長此番率軍而來,李克用鼠輩倉皇南遁,已是膽寒。若我三鎮合兵,克用定會重兵布防北線,南線朱全忠可趁虛攻入澤、潞,李鴉兒首尾不能顧,敗之必矣。”

邵樹德聞言冷笑一聲。

赫連鐸一驚,不知道哪裏觸怒了這尊神。

“如此所為,豈不是為朱全忠做嫁衣?”邵樹德問道。

老子千方百計避免的就是這種情況,你特麽的到底有沒有點政治眼光?

赫連鐸聞言呆了一下。

這便宜兄長——所圖甚大啊,竟然想著吃下河東。

“李匡威會不會來雲州?”邵樹德不耐煩地問道:“李克用也跑了,他走又不走,進又不進,是何道理?賢弟可與他還有聯絡,不妨遣人問一問。”

赫連鐸的腦子總算清醒了一些。

他仔細咂摸了一下邵樹德的話,發現他似乎對幽州鎮帶著股隱隱約約的排斥。至於其中的原因,赫連鐸稍稍想了一下也就明白了,河東道的藩鎮,邵樹德都想要啊。

“弟這便遣人去問。”赫連鐸低聲道。

“陰山韃靼、黑車子室韋、奚人諸部,上次便讓你遣使去聯絡,為何至今仍無消息?”邵樹德轉身坐回了椅子,道:“不要和我說找不到。吐谷渾諸部在雲州一帶放牧,對此應該知之甚詳。”

赫連鐸五十歲的人了,被邵樹德連番質問,臉上有點掛不住,但又不敢說什麽,好不憋屈。

高文集在一旁默默聽著。他是武人,沒覺得邵樹德的態度有何不對。手握雄兵,自然生殺予奪,誰讓他們大同軍弱呢?

“罷了,陰山韃靼不用你去找了。”邵樹德擺了擺手,道:“黑車子室韋、奚人諸部,一定要聯絡到,我不想等太長時間。”

陰山韃靼,成分復雜,有白人,也有黃種人,但主要還是以白種人為主。

他們是回鶻汗國潰滅後從西域遷來的,吸收了部分回鶻人,又融入了一些沙陀部落,更有部分黨項人韃靼化,分布較廣,甚為松散,與李克用關系密切,但也談不上特別密切。不然當初韃靼酋豪也不會因為擔心李克用要奪他們權,而一度起了殺心了。

邵樹德的統治區內就有一些韃靼部族,河西、靈州都有,但他們多半是黃種人或者黃白混血,應該是兼具韃靼、黨項、回鶻血統。真正的韃靼大頭,還是在陰山以北的大草原上,要想找齊他們,邵樹德覺得可以讓陰山蕃部的渾氏、莊浪氏想想辦法,他們應多少知道一點。

不過如果赫連鐸能幫忙,那就更好了,他知道的肯定更多。

而一旦找到這些部族,就邀請他們到旋鴻池來會盟。

有些事情,必須要提早做。不然的話,真等到耶律阿保機帶著三十萬大軍西征豐州,頂得住麽?

當然,這些部落也有可能不來。

那麽,此番出征的十余萬大軍就能發揮作用了。總不能空跑一趟不是?就近掃蕩一番是常規操作。

五萬騎呢,哪個部族能整出這麽多兵馬?成吉思汗統一蒙古時也不過十萬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