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安排與人(第2/3頁)

符存審騎在馬上,含笑看著無邊無際的隊伍。

對這些河陽、澤州百姓,他已經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每一百戶編為一隊,設百戶長一人;每一千戶,設千戶長一人。總共編了七個千戶,一路走,一路讓這些百姓熟悉各自的隊伍,習慣遵從百戶的指令,互相幫助,堅持著走完全程。

其實最初的人數,不止編七個千戶的。但怎麽說呢,符存審、裴通盡力了,所有人都盡力了。

不像一般的乞活軍,走不動的人會被放棄。他們這支隊伍,在陽城、沁水兩縣劫掠所得的車馬,都用來讓走不動的人乘坐了。緩過來後繼續走路,騰出位置來讓其他老弱婦孺乘坐,如此輪換。

等到河中後,王重盈除了下令借糧外,也提供了部分休息場所及車馬。所以,大夥都盡力了,包括王重盈。

難民大軍分批渡河抵達綏州後,即便提前得到了消息,當地的官員依然十分吃驚。

他們按照大帥吩咐,將空出來的軍營讓給百姓們居住,同時調撥了一批今年剛收獲的秋糧,總計一萬五千斛,差不多夠所有人吃一個月。

這些百姓在綏州得到了足夠的休整。隨後又補充了部分車馬,繼續往夏州方向前行。

應該說,大夥是有怨言的。明明已經到了定難軍的地盤上了,怎麽還要走?但事已至此,還能怎麽辦?繼續走唄。好在經過充分的休息後——南山黨項野利氏甚至贊助了一千頭牛羊給大夥補充體力——大部分人都恢復了,可以繼續前行。

符存審看得出來大夥的狀態還不錯。

小孩子們甚至還有精力在草地上打鬧嬉戲。若是在澤州、河中那會,哪會有這個體力來給你浪費?

本來都是要被孫儒吃掉的孩童啊!符存審用別人聽不見的聲音自語。

作為一早就跟隨李罕之的老人,他當然清楚小孩、老人、女人在河南諸路牛鬼蛇神眼裏是什麽地位:殺掉後將肉切下來,用鹽腌好,作為肉脯隨身帶著,充作軍糧。

他們的命運被人為改變了,很好……

驛道兩側的風景也令初來乍到的人感到驚奇。

南邊是連綿不絕的橫山,北邊是廣闊無垠的草原,中間則是是蜿蜒流淌的無定河。河邊開辟了一塊塊農田,有農人在田間勞作。粟麥已收,還可以搶種一茬豆子。遇到收成不好的年景,興許就得靠這些豆子救命。

鄉間竟然沒有塢堡,百姓也不結寨自保!這一點,其實在抵達綏州城的時候就發現了。當時符存審以為那裏是靈武郡王的起家之地,比較特殊,其他州縣未必如此。但這會已經進入夏州地界了,無定河沿岸有大片農田,有許多的村子,竟然沒有塢堡!

符存審與王建及對視一眼,兩人都猜到了其中的原因:秩序安定,老百姓沒有被劫掠的風險,自然不需要結寨自保。再想想遍地塢堡的河南,兩人都嘆了口氣,不好比啊。

“家家戶戶都養牲畜,這日子,未必就過得差了啊。”王建及策馬去村子那邊兜了一圈,回來便說道:“村子都在無定河兩岸,遠離無定河的地方,空空蕩蕩,全是草場。某剛才問了,民人也說不清楚那是誰的地,興許是官家的,但官家也不用,就留給百姓放牧了。忙完農活後,孩童都可以趕著一群羊出去吃草。”

“不比河南河北種地的百姓差,興許活得更好。”符存審默默算了下,如果一戶人家一年拿五頭羊出來賣,那就能收兩緡錢,對很多中原的百姓而言,已經是一筆相當巨大的財富了。

符存審其實能想明白其中的道理。人不能吃草,但羊可以,有大片渺無人煙的草場給你放羊,你就能把那些草變成肉和奶。

人少,地多,就這個好處。又種地又放牧,人皆言西北窮苦,但那是因為有蕃人頻繁寇邊。如果蕃人不再寇邊了呢?他們的生活真的就那麽差嗎?至少在有水澆地、周圍也有大片草場的村子裏,生活是不差的。

就是不知道人多起來以後,他們還能不能繼續維持這種生活。

“某覺得楊師厚可能想差了。”王建及突然一笑,道:“他必是去汴州投朱全忠了。但去了那裏,先不說受不受重用,某覺得,他的日子未必有咱們在夏州過得舒坦呢。某喜歡喝酒吃肉,夏州酒多不多不清楚,但肉定是極多的。”

“不回河陽了嗎?”符存審瞟了他一眼,問道。

王建及略有些尷尬,惱羞成怒道:“難道你回?某若想走,剛才便騎著馬走了。好歹是一塊出來的,當然不能拋下你等獨自走人,不仗義。”

我把你關起來的時候,你天天罵我不仗義。

符存審看著一望無際的草原,心道:“別的不談,有大河、橫山天險,鎮內百姓的生活也還算過得下去。靈武郡王只要不倒行逆施,惹得天怒人怨,至不濟,割據一方,保境安民還是做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