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入長安(二)(第2/2頁)

“不可!宮監何故戲我?”邵樹德苦笑:“此必令某為諸鎮眾矢之的。某只願求關北四道制置使,實領定難軍節度使即可。”

“關北四道制置使乃虛名,並無用。”西門重遂其實也暗暗松了一口氣,此時笑道:“陳敬瑄雖領三川及峽內諸州都指揮、制置等使,然實際號令不出西川。”

“某只需名義。關北諸州,戶口不豐,羌胡遍地,他人看來並無價值,然對某來說卻正合適。”邵樹德說道:“只需關北四道都指揮、制置等使,某願為國緊守北疆,清掃胡虜,永鎮國門。”

“既如此,此事便交由某來辦,不難。”西門重遂道。

邵樹德並沒有獅子大開口,這讓西門重遂如釋重負,同時也對其更高看了一眼。如果真的貪心不足,那下場未必比黃巢好到哪裏去。

眾矢之的,可不是那麽好當的。

與西門重遂談完這些事後,邵樹德便告辭了。至於西門氏如何起復,其實根本不用他管,朝廷自有分寸,西門思恭、西門重遂叔侄二人也有分寸。

像田令孜那樣獨掌大權估計有點難度,除非定難軍幫他們打退王重榮、李克用二人,但邵樹德憑什麽這麽做?先不說人家那麽多兵馬,是自己兩倍以上,就是即便打贏了,也會損失大量軍士、錢財,圖什麽呢?

當初李克用能被起用,就是楊復光、王處存二人說的情。如今楊復光已死,其兄弟楊復恭在藍田裝病,多半與李克用還有聯系,這次說不定也要上台了。

西門氏,應當有分寸,與楊復恭分享權力也沒什麽。反正自己的第一目標是人,第二目標才是在朝中有個政治盟友,西門氏只需牽制好楊復恭即可,別讓人給自己找麻煩。如果他們夠聰明,大可以利用李克用尚未進京的時間窗口,加緊拉攏神策軍諸將,以便在未來與楊復恭的權力爭鬥中占據先機。

西門思恭叔侄老宦官世家了,不會不懂這個道理。

不過說起神策軍諸將,多為田令孜黨羽,尤以他從蜀中帶回來的“隨駕五都”為甚。此五都人,多為河南陳、許、蔡諸州軍士,為楊復光所募,老於戰陣,驍勇善戰,曾擊敗過朱溫。楊復光死後,鹿宴弘帶人以護駕為名西躥蜀中,後被諸葛爽擊敗,散去。

王建、晉暉、韓建、張造、李師泰五人率部投奔田令孜,被收為養子,深受倚重。皇帝出奔之前,王建、晉暉二人掌管皇帝禁宮宿衛,韓建被任命為華州刺史,但尚未赴任,張造、李師泰二人仍在神策軍為將。

邵樹德、朱玫昨日入城,今日便開始大索全城,搜捕田令孜黨羽。兩萬多勝兵威壓之下,神策軍不敢抵抗,很多將領被搜出,關押。張造、李師泰二人先是躲藏在軍營中,試圖負隅頑抗,後被軍士們拋棄,五花大綁送了出來。

張、李二人破口大罵,軍士們面無愧色,道:“聖人賞賜,將軍多有截留。吾等從河南入蜀,復入關中,提頭賣命,所求者財貨耳!聽聞定難軍邵大帥賞罰公平,從不貪墨資財,吾等便獻你為功,自投邵大帥去也。”

張、李二人被捕,再算上被折嗣裕提前抓起來的王建、晉暉、韓建三人,隨駕五都便算是齊了。五人的部屬,邵、朱二人分了分,王建、晉暉二人的部屬給了朱玫,其余三都自歸邵樹德。至於神策軍其他兵馬,二人皆看不上。

五人中,邵樹德打算赦免韓建,並將其帶回夏州。其余四人,將與田令孜眾黨羽一並問斬——如果西門氏不願出面搭救攢人情的話。

眾黨羽家中財貨亦抄掠一空,充作定難軍、邠寧軍的賞賜。

隨駕五都,共五千人。邵某人之前大戰鳳翔軍,俘其三千余人,今又得三千河南精兵,六千老卒入帳。帶回夏州後,好好整頓一番,重建靈州豐安軍的底子便有了。

朱玫亦大有收獲。他之前也俘虜了兩千多鳳翔軍,今又得兩千,麾下兵馬逾萬。鳳翔鎮被李昌符在渭北揮霍掉的兵額缺口,應是可以補上大半了。

先入長安就是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