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黃鄴(一)(第2/2頁)

親兵們一湧而上,不管或刺或捅在鐵甲上的敵方兵刃,攢著一口氣,拼死前沖,劈開鹿角,讓大隊人馬跟進。

“殺王逆,此人降了李唐,豬狗不如。”一名賊將話音未落,便被一柄飛矛投中胸口,不甘地栽倒在地。

大隊軍士湧了進來,賊軍亦至,雙方甚至都沒時間整理隊形,直接面對面廝殺起來。

在他們身後,鹿角已被刀斧劈開,營門也被沖破,如狼似虎的官軍殺了進來。賊軍中亦有勇士,拼死往門口沖,試圖堵住,但更多的人腳步遲緩、猶疑,似在盤算這營寨還能不能守住。他們只有兩千多人,官軍亦有兩千人,還有王遇這等驍將,好像有點懸啊。

面對面的亂戰,與正面戰場上結陣而戰又有所不同。此時考驗的是雙方的勇悍程度,而不是紀律性。個人勇力和技藝占據了主導因素,幾乎就是為盧懷忠、王遇、郭琪這類人量身打造的舞台。

此時王遇的親兵已經傷亡三分之一以上,但賊軍亦被殺得血流成河,不少人直接轉身向後退去。隨著大隊戰兵的湧入,形勢已經非常明了,這個寨子,賊軍守不住了!

正面的賊軍被殺光後,王遇所部面前為之一空。軍士們下意識地結成小隊,後面還有新過來的摘下步弓,一邊前進一邊攢射。

賊軍已經無法組織起有效的抵抗,幾個將領或死或走,軍士們亦無戰心,稍作抵抗後便撤了,直接將寨子讓了出來。

王遇用箭殺死最後一名賊軍後,方才感到身上各種疲勞、刺痛,衣甲上滿是鮮血,也不知道是誰的。兜盔上亦有鮮血流下,已是呈半凝固的紅黑色。

一鼓作氣攻破賊寨,雖說有對方士氣低落的因素在內,但也是一份亮眼的功勞了。大帥若知,定然十分欣喜。盧懷忠、郭琪、折嗣裕之輩,想必也不敢再輕視某了。

王遇嘴角扯了扯,想笑,卻有鮮血從發梢流入,滿是腥味。

殺了這麽多年,從河南殺到淮南,從淮南殺到廣南,從廣南又殺到關中。殺殺殺,殺不完的人,殺了個金創滿身,殺了個朝夕不保,殺得自己都厭煩了。別人都覺得自己勇武過人,是陷陣驍將,可自己午夜驚醒之時,何嘗不是汗透衣背。

這天下,靠殺有用嗎?靠殺真能保得一家安寧?

別人怕我,我也怕啊……

邵大帥能吊民伐罪,某便幫他再殺一殺,看看能不能在這禮崩樂壞之世殺出個名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