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7章 愛拼名媛淘

“南叔叔,應該怎麽改?”

“《金瓶梅詞話》裏有一句話,怎的是捱光,似如今俗呼偷情就是了,捱光就是偷情比較文雅的說法。王婆傳授西門慶勾女五字真經:潘、驢、鄧、小、閑,說是掌握此五字真經,無處不可捱光。這五個字的意思知道吧?”

裴瀾紅著臉點了點頭。

“五六十年代,處於適婚年齡的女性擇偶時非常重視對方的政治出身和家庭成分,進步女性會優先考慮黨團員、軍人、機關人員和農村幹部。

只要男方的政治條件好,他的經濟、相貌、年齡條件差一點並無妨,當時正值建設事業蓬勃展開,出身好的科技人員和工人、農民也非常受女性青睞。

到了六十年代後期,因為特殊的時代背景,擇偶標準出現了偏差,政治標準成了唯一的標準。

七十年代末期到八十年代初,知識分子受到追捧,女性在擇偶時把知識分子擺到了較高的位置,文化因素上升到第一位,經濟因素其次,政治因素逐漸被忽略。

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中期,經濟因素成為主導其他一切的因素,因為改革開放,一部分人抓住機會迅速富裕起來,成了大款,當時的流行語還記得吧?”

裴瀾說道:“造導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

“對。”南易頷了頷首,接著說道:“在那一時期,公職人員和國營單位職工紛紛辭職創業,下海成了全社會最熱議的詞,人們不再避諱談錢,女性擇偶的首選就是男方的家庭經濟條件。

因為人們開始睜眼看世界,國外湧進來的好東西讓人眼花繚亂,想要好東西,離不開錢。

九十年代中期到新世紀初,擇偶標準開始多元化,感情為主、經濟為輔,女性開始重視婚姻質量,婚戀觀由重視外在轉向內在,在擇偶過程中越來越重視感情、品質和能力。

當然,經濟因素也不容忽視,但是相比感情因素,家庭條件不是大部分女性最看重的。

因為在這一階段,國內經濟發展如火如荼,不論是女性還是男性都可以四處打工,尤其是廣大農村女性,進了城市,進了工廠,身心得到解放,只要肯幹,經濟上完全可以取得獨立。

這一時期的女性,獨立性和自信心是最強的,她們所得到的大部分東西,不依靠政治成分,也不依靠家庭出身……”

南易亮出自己的手正反轉了轉,“而是靠她們的雙手創造出來的,經濟保持獨立,她們就渴求精神上的富足,感情上渴望找到自己的靈魂伴侶。

九十年代末那段時期,從男性的視角來說,找個女性結婚是比較容易的,在工業區碰到對眼的女工,一瓶汽水,一碗炒粉,溜個冰,看個錄像,相處幾個月就能帶回家辦婚禮。

到這裏,也來到了一條分水嶺,從2000年開始,適婚青年是1975年生人一直到1985年生人這一段。這批人又要以1982年為界限分成兩撥,1982年及之前生人,思維是比較接近的,她們的擇偶觀受到了前面一撥人的影響。

在不夠了解的時候,就以為找到了自己的靈魂伴侶,匆匆忙忙地結婚,婚後相處一段時間,會有不少女性發現自己的愛人並沒有當初想象中優秀。

抽煙的樣子不帥了,偶爾打牌還能贏點約會資金也變成了天天打牌天天輸,既放屁又磨牙,不愛刷牙,打個啵嘴裏的味能熏死人,幹那事咿咿呀呀兩三下就交代,渾身上下哪哪都是缺點。

比較不幸的還得挨揍,扇耳光、捶胸口、踢肚子,揪住頭發往門上、墻上撞,怎麽狠怎麽來,根本不會心疼人。

就是這撥人,其中有不小的比例婚姻是不幸福的,她們骨子裏有繼承自上一代的逆來順受的缺點,也有離婚是很丟人的思想,以及為了孩子而默默忍受的偉大。

她們不會輕易選擇離婚,但她們的婚姻不幸展示或講述給了即將進入適婚年齡的這一代女性。

75-85年生人這一階段的女性受到她們以及社會其他現實狀態的影響,以及從童年時期就開始接觸多樣性,物質、生活水平,從小就認識到了有錢的好處,骨子裏被鐫刻對金錢的渴望。

同時,她們又正好處於社會快速的變革期,無論是童年、少年以及青年時期,她們所面臨的都是全新的世界,和哥哥姐姐們截然不同,本質已經被改變的世界。

在她們身上,穩定二字已經不太適用,包分配沒了,大學擴招了,賺錢好像沒有以前容易了,飄在大城市裏,一個月起早貪黑,趕公交地鐵,上下班兩三個小時要花在路上,累死累活,到了月底,如果不是省吃儉用壓根攢不下多少錢。

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房子。

沒有房子,心永遠飄著,根本沒有地方安放,現在的房價有多貴你知道的,大部分人一個月不吃不喝還不夠買一平米,吃喝除掉,一年能攢下兩三平米已經挺了不起,這還是假設房價不漲的前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