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79章 生意的另一面

“這一塊怎麽吃?京城想買樓房的人哪個不清楚哪裏有房子賣,有心想買的人都有準確的目標,我們插進去又能做多少業務?”

“老厲啊,你不能把目光只放在京城本地人身上,發散一下思維,往其他地方想一想。”

厲亥腦子轉了轉,“你說的不會是香塂人吧?”

南易擺了擺手,“不是,這裏是京城,不是深甽、羊城,普通商品房想要進行涉外交易很難,想把路走通要付出的代價很大,根本不可取。

老厲,你是傳承公司的掌門人,除了做好管理工作,還要多和外界交流溝通,多接收來自外界的信息。

你呢,待在羊城多年,回來沒多久,京城這裏的信息脫節也是正常的,這次我就不做批評了,再有下次我就要懷疑自己的眼光了。”

厲亥愕然道:“你這還不算批評?”

“不算,先別打岔,我給你開拓一下思路。木樨園那邊聚集著一幫從溫市過來的商人,前些年,他們一個個都在做皮革、服裝的生意,前店後廠,肯吃苦,所以發起來的速度也快。

這幫溫市商人主要來源是溫市那邊的農村人,他們出門打江山的時候,有的靠東拼西湊,有的幹脆賣掉了祖宅,在外面發達了,回去修繕祖屋、蓋新房都是必有的流程。

家裏那邊弄好了,京城這邊又該怎麽辦?

畢竟啊,他們一年未必會回溫市一趟,京城這裏才是他們現在的窩。

雖說現在能交易的商品房不多,可房子還是有的,溫市商人想要買還是能買到的,可據我所知,木樨園那兒的溫市商人並沒有幾個買房,他們就惦記著能買塊地蓋個大院,除了自己住,多的還可以拿來收租。

蓋房當然是不可能的,京城本地都沒幾個人有這個能耐,何況還是外地人。”

南易頓了頓,繼續說道:“前兩年,木樨園的溫市商人家底變厚,腦子也變活絡了,不再只是埋頭苦幹,蓋不了房,他們就把目光放到了櫃台上。

現在商場的櫃台,便宜的一個月兩三千,貴的四五千,但就在四年前吧,一個櫃台三五百就能拿到手,而且商場為了盡快回籠資金或者私底下有什麽操作,簽的基本是長約。

一個櫃台,只要轉租出去,什麽都不幹,一個月也能掙個一千多到兩三千。

現在呢,碧溪廣場今年年底就要開業,有產權的商鋪從去年就開始預售,我可以告訴你,大半的商鋪都被木樨園的溫市商人買走了。

跳出京城,我給你說說溫市房地產市場的發展。

1980年,溫市房管局首次組織預售商品房,7天內預約登記購房者有1300戶,蒲鞋住宅區180套房屋向職工個人出售,價格為80元/平方米。

1984年,翠微山住宅區集資聯建住宅300套,價格為198元/平方米。

1985-1989年,水心住宅區共建住宅255幢,價格為380元/平方米。

1988年8-10月,由於市場物價波動的影響,私房價格一度迅猛上漲,商業用房最高房價曾達4000元/平方米,一般住宅房價800-1000元/平方米,11月後,房產市場的房價趨於平穩,並穩中有降。

1989年,市區房價開始突破1000元/平方米。

1990年5月,黎明橋村的公寓交付,房價為1850元/平方米、1600元/平方米、1250元/平方米,一共三個档次。

1993年,市區舊城區均價在1400元/平方米左右,公有住房價格為750-1500元/平方米。

1994年,市區均價達到2000元/平方米。

今年,從農歷新年過後到現在,溫市市區舊城區的均價已經升到2600/平方米。

對比一下京城的房價,超過2000塊的都在什麽位置,這幾天在開盤的南馨園起價4800,它又在什麽地段?”

[怕你們看不明白,我解釋一下,1995年,京城的商品房分外銷房和內銷房,外銷房主要面對的是香塂人、海外人士,價格換算過來,一平方米普遍賣到2萬—3萬,當然內地人也可以買外銷房,大約有三成的份額就是內地消化的。

其實從友誼商店、醫院看病、買房等方方面面,老外在內地可以享受一定的特權,但是這些特權是要花錢買的,比如看病,病房、專家什麽對老外都有照顧,但是老外看病的費用差不多是國人的10倍。

多付錢,享受更好的服務,這一點毛病都沒有,根本不用上升到國格。

內銷房的正常價格就在2000塊附近,便宜的有1500,貴的到2800左右,超過2800的,可以說不屬於正常內銷商品房的範疇。

比如說下館子,一頓吃一兩百是老百姓的正常消費,一頓上萬甚至十幾萬的,那些和普通老百姓沒有一毛錢關系,所以我在文中說到房價的時候,通常會排除掉那些和普通老百姓沒關系的部分,並不是我搞錯了數據前後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