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29章 偶遇大佬

1988年,墨西哥總統卡洛斯·薩利納斯·德戈塔裏出台了一項重大的經濟改革方案,旨在推動墨西哥經濟的現代化。

這項方案是兩年後為建立“華盛頓共識”采用的模板之一,主要包括以下四個大的方面:通過大幅度削減進口關稅以及最終與美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開放本國經濟,參與國際競爭。

除石油、天然氣和能源產業外,大部分經濟部門實行私有化並放松管制;推行旨在控制通脹的穩定方案,這一方案以維持比索和美元幣值的緊密掛鉤為基礎。

具體來說,比索相對於美元的匯率每天只能在預先設定的微小範圍內波動。區間非常狹窄,以至於墨西哥所有的匯率政策都必須考慮比索與美元之間這種非常剛性的匯率關系。

政府、私人部門和工會之間達成廣泛的社會和經濟共識,這就是著名的經濟穩定計劃,旨在控制工資和物價的上漲速度。這一共識由審慎的財政和貨幣政策支撐,以便使通脹壓力總體上處於可控區間。

以經濟穩定計劃為基礎是墨西哥改革方案的關鍵特征,並使其與此後智利、阿根廷等國的改革方案有明顯區別。

經濟穩定計劃的年度調整成為墨西哥重要的政治事件,民眾對此充滿期待,但有時也表現出焦慮。

這份經濟穩定計劃的主要目的在於使改革獲得墨西哥民眾的政治支持。

領導墨西哥工人聯盟的傳奇領袖菲德爾·貝拉斯克斯每年參與審議和決策,為墨西哥改革帶來了一定程度的政治合法性,這是其他拉美國家的改革不具備的。

將匯率作為抵禦通脹的工具,值得特別加以關注。

自1976年以來,墨西哥公眾就將匯率變化與通脹聯系起來。每當比索貶值的時候,進口商品的價格就會上漲。作為回應,工會會要求漲工資,這給物價上漲增加了額外的壓力。它反過來導致了比索的進一步貶值、民眾對通脹的更高預期以及工資和物價的進一步上漲。

為了打破這種惡性循環,墨西哥當局在1988年決定將比索與美元掛鉤。這一政策背後的想法——如果比索貶值的程度可以得到限制,通脹預期就會下降,從而使墨西哥的通脹達到與美國相近的水平。

盡管有薩利納斯政府的改革,但墨西哥經濟在1988年到當下的表現並不理想。實際經濟增速平均僅有2.8%,明顯低於智利的7.1%、哥倫比亞的4.1%,生產率幾乎沒有增長,出口雖然有所增長但並非特別出色,實際工資徘徊在1980年的水平上,私人儲蓄出現顯著下降,貧困率繼續高企,收入分配依然像過去那樣傾斜。

積極的方面就是財政預算在1992年實現了平衡,通脹率下降到偏高的個位數,保護主義在各個層面上都被取消。

即使缺乏顯著的經濟效果,墨西哥的改革仍然被金融專家、學者、世界銀行以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視作取得了重大成功的案例,從而獲得一致贊譽。

在某種程度上,“墨西哥奇跡”這一說法就是這些機構創造出來的。這種熱情和樂觀源於許多因素,其中包括很多分析者對這些改革措施本身信心十足;另有很多人認為即使效果沒有立即顯現,不久的將來也會有成效。

由於克林頓政府努力向公眾和國會宣揚《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各種益處,“墨西哥奇跡”正在實現這一流行的觀點,得到了另外一股助力。

在《北美自由貿易協定》通過後,一大批觀察家認為自由貿易協定會顯著加快投資和出口的增長,墨西哥改革的成效也會因此變得讓每個人都能看到。

此外,改革的支持者經常引用墨西哥的經驗,以此作為成功案例來論證在民主政權下成功推行結構性改革的可行性。

實際上,墨西哥經常被拿來與智利比較,後者很多成功的改革措施是由專制的軍政府推動。

由此推測,有人渴望找到一個在民主體制下成功實現市場化改革的案例,美國官員尤其如此,這也有助於形成墨西哥表現出眾的觀念。

在1992年年中,即比索崩潰前幾個月,財政部部長佩德羅·阿斯佩在倫敦經濟學院久負盛名的萊昂內爾·羅賓斯講座發表演講。

這次講座公開發表的版本對墨西哥抵禦通脹方案遵循的邏輯做了最為全面的解釋。按照當時墨西哥政府中盛行的觀點,固定的比索幣值將迅速消除通脹的慣性,為價格上漲設置上限。

墨西哥的經濟穩定計劃成功降低了通脹的慣性,但沒有根治它。

這使墨西哥的通脹率下降緩慢,而在90年代初期,本地的物價和成本比國際價格上漲得更快。由於本幣幾乎完全釘住美元,墨西哥的國際競爭力逐漸下降——墨西哥出口商從每美元商品中獲得的比索數量保持不變,但是工資、租金、稅金和保險等國內成本卻持續上升,這壓縮了出口商的利潤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