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165 獲獎

AL紅毯的明星造型被傳回國內,既包括媒體精修過的照片,也包括外網的生圖,作為男主角提名人之一,顧熠自然是眾多媒體關注的對象。

“生圖能超過精修,不愧是我顧老師!”

“很久沒看到顧老師穿西裝的樣子了,忽然有點希望顧老師拍電影。”

“+1,這身高,這線條,顧老師美顏盛世!”

顧熠在紅毯走了一圈,他揮手微笑的圖被抓拍了下來,幾個小時內,粉絲們紛紛換了頭像。

比起剛出道時,顧熠身上少了一分局促多了一分從容,卻又不會讓人覺得油膩。

《Movie》雜志的出圖附帶一份對顧熠的采訪,在采訪中,顧熠表示他有拍新片的計劃,是和偶像這份職業相關的故事。

“新片!偶像故事!我很想看顧老師演帥哥。”

“帥哥就該多演點青春片,不覺得《孤獨學神》很適合嗎?我心中的有一本神文。”

“《孤獨學神》的版權是不是剛賣?求作者大大考慮一下顧老師。”

《孤獨學神》同樣是一個知名度頗高的IP,版權賣出去之後,書粉們就在替作者挑主角人選,顧熠這個名字極頻繁地在書粉們的建議中出現。

畢竟《一枚信箋》可以說是改編界的範本,像顧熠這樣有顏有演技又貼角色的演員屈指可數。

網文IP主角大多很年輕,但年輕演員的演技通常跟不上,演技能跟上的,年齡又往往不太符合。

《孤獨學神》的作者自然看到了書粉們的留言,她不由在心裏苦笑一聲。

她當然清楚顧熠合適,可顧熠是輕易就能請到的嗎?

顧熠口中的新片就是《偶像之死》,合同已經簽過了,劇組一直在等顧熠的档期,之前顧熠回京大讀了一年書,本以為劇組會挑其他演員,但最終,合同還是歸了顧熠。

對《偶像之死》劇組而言,等待只是多花些成本罷了,電影如果真由顧熠主演,對劇組的好處只會更多———這是《星際覺醒》票房大爆後顧熠接拍的第一部電影,整個電影圈都在關注顧熠的動向,這讓《偶像之死》天然就有無數關注度。

除此之外,電影還未開拍,來自各家電影公司的資金已經把導演震撼到了,不誇張地說,這是他當導演以來第一次嫌經費多。

真的,這只是一部平平無奇的娛樂圈電影,戲中戲都沒有多少特效,真的不需要商業大片的規模。

還有一個難題是———各大經紀公司還非要往他這塞演員,有各家看好的新星,也有人氣頗高的偶像,導演其實挺意動,畢竟各家公司推的演員都挺好看。

但長相是長相,演技是演技,這些演員要合作的是顧熠,就顧熠的演技,會不會把這些人吊起來打?

但不管怎麽說,《偶像之死》的導演的確是眼下娛樂圈的第一香餑餑,演員們極力爭取他的青睞,經紀公司同樣使出渾身解數。

“那是沖著我來的嗎?是沖著顧熠。”導演感慨一聲,“顧熠這個年紀,票房號召力當真有點恐怖。”

“但像這樣全找年輕演員的劇本也少。”編劇道,“電影圈裏,年輕演員的機會還是少了點。”

“所以有機會就得牢牢抓住,顧熠不就是抓住了機會麽?”

“只有一個顧熠。”

《一枚信箋》嶄露頭角,《殺機》和《山花》又有獎又有票房,之後再來一部票房破記錄的《星際覺醒》,整個娛樂圈都沒有演員和顧熠走一樣的上升路徑。

太快了,又太猛了。

《偶像之死》的角色之爭甚至延續到了顧熠這裏,準確地說,是有公司借著和袁承的交情到顧熠這裏推薦演員。

導演主要是為顧熠挑對手戲演員,顧熠自己未必有決定權,可到導演那兒說說好話也不是不行。

袁承:“……”

他雖然是顧熠的經紀人,但拍攝上的事,他一向是不幹涉的。

顧熠:“我也不是選角導演。”

前面幾部電影的拍攝,角色人選、演員如何去演都是導演決定的,顧熠從不幹涉,畢竟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情,他只要安安穩穩按劇本寫的拍完就好。

至於飛頁、改戲甚至指導導演,顧熠是絕對不會幹的。

要是消息傳到許雋導演耳朵裏,她說不準又要逼自己學導演。

想到那副場景,顧熠趕緊搖頭。

“我估計導演會很為難。”

袁承搖了搖頭:“總比許導拍《星際覺醒》那會好多了,又沒錢又沒人的。”

從某種程度上說,《偶像之死》是沾了《星際覺醒》的光。

袁承也不得不感慨,現在的顧熠影響力著實驚人,經紀公司其實沒必要到顧熠這裏推薦演員的,之所以會這麽做,恐怕是顧熠早已超越了普通演員的身份,開始有了話語權。

顧熠最為人稱道的就是選片眼光和自身的演技,就算《偶像之死》很難像《山花》和《星際覺醒》那麽成功,但有顧熠擔任主演,電影已經成功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