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三章 張聖人的天團(第2/3頁)

目前不用朝廷派兵,張昭駿(馬殺才)在極其有限的資源中螺螄殼裏做道場,已經發展出了精兵一萬,地方武力一萬七千,共計兩萬七千的水陸步騎大軍。

且截至現在,張昭駿已經攻下了屬於南漢的融州(融水)、平樂等州縣,分兩路兵鋒直指南漢重要的大城市柳州和梧州。

這已經在事實上對南漢政權形成了巨大威脅,逼得南漢劉晟不得不在這兩地駐防大軍,每年消耗的錢糧都是天文數字。

而第三件事,就是修繕靈渠了。

此時距離上次魚孟威修繕、擴寬靈渠雖然才八九十年,但這八九十年間時局異常混亂,導致靈渠沒有得到良好的維護。

特別是朱溫篡唐之後,情況就更嚴重了,馬楚和南漢兩國多次在桂林府一帶大打出手,這個嶺南重鎮多次遭遇雙方激烈的拉鋸戰。

到了馬希範時期,這位重量級為了避免桂林府再被南漢奪取,進而通過湘江威脅馬楚的腹心湖南,他竟然下令破壞靈渠,直接使得原本就維護不力的靈渠,失去了大部分的通航能力。

張昭駿到了之後,面臨就是這樣一幅場景,靈渠殘破不能用,桂林府也殘破不堪,一府九縣之地竟然只有百姓二十余萬。

而整個湖南行省的財力,三分之一要被郭威用來恢復長沙、常德等地的民生和收服洞庭湖以西的溪洞蠻。

另外三分之一還多,要用來建設長江水師,彼時南唐還沒被拿下,組建、訓練水師是重中之重,必須要花大錢來辦。

其余剩下的不到三分之一,還要負擔各地文武官員的俸祿。

這種情況下,哪怕就算上朝廷每年從湖北調撥的錢糧,到張昭駿手裏的,也就剩下了三瓜兩棗。

但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張昭駿(馬殺才)在桂林府均田減糧,吸引逃亡到山上的百姓下山,懲治地方豪族,打擊山賊土匪,利用關系求來耕牛、鐵制農具等恢復生產。

他只用了五年時間,就建立起了禁軍兩鎮,衛所軍三衛,完善了地方巡檢系統,建立了數十個槍棒社和弓箭社,穩定了社會治安。

還恢復了停辦幾十年的州學、縣學,給本地窮苦儒士提供救濟,獎勵民間純孝仁義、悌讓兄弟之民,使得桂林府民風變淳,境內教化大為恢復。

同時他還向南打的南漢邊軍狼奔豕突,用幾千、萬把軍隊,就把南漢給壓制住了。

最可怕的是,馬殺才一個河西山賊出身,大字不識一籮筐的西北糙漢子到了嶺南,竟然很快成為了水利專家,只用了張鉊特批的二十一萬貫,就完成了對靈渠的修復。

他征發左近十六個州縣的百姓十三萬來服徭役,不但沒有引起大的動亂,五年內折損的百姓還被控制在了五百人以下。

要知道在這時代百姓服這種徭役,那就是跟去鬼門關走一遭是差不多的。

就以魚孟威為例,他算是愛民的了,征發五萬余人來修復靈渠,最後死難者給出的數目是不可計數。

猜測最少沒了好幾千人,死亡很可能接近百分之十,而張昭駿這,還不到百分之零點四。

因此雖然張昭駿征發了大規模的徭役,但沒有被視為殘暴不說,還被百姓們視為活菩薩。

你不服不行,但凡能在歷史上以起自微末這種方式起家的大帝身邊,往往都有一個天團。

比如漢高祖的沛縣兄弟,朱洪武的淮西老兄弟。

張鉊身邊也有,他當年帶著往西的一百零八元從中,就出了十好幾位像閻晉、馬鷂子、馬殺才、氾全、陰鷂子這種全才,至於名將、勇將更是多不勝數。

哪怕就是張鉊派張昭駿(馬殺才)來鎮守桂林府的時候,都沒想到他能幹的這麽好。

誰能想得到,原本大字不識一個的西北土匪,到了嶺南上馬治軍,下馬牧民都做的極好不說,還能在短時間就成為了水利專家,更誇張的是,他還擅長用小錢辦大事。

這也是張鉊不會接受南漢獻土的原因,張昭駿在桂林府犧牲這麽大,以開國名將,天子義弟的身份在這裏一呆就是五年。

連下一輩的慕容信長、李存惠,甚至更下一輩的趙匡胤等都開始立下滅國的大功之後,張昭駿仍然沒有任何怨言,完美的完成了他的任務。

這樣都不給一個滅國之功,那就真的說不過去了。

……

四賢祠前,張昭駿甫一到場,祠前就群獅舞動,江上龍舟飛馳,鑼鼓震天響起,清脆粗大的爆竹在火中燒的砰啪作響。

張昭駿與官員軍民一起興奮地不行,甚至還脫掉身上的袍服,赤裸著上身親自為江中龍舟健兒擂鼓助威。

眾人一直玩耍到申正(下午四點),流水席預備的飯菜香味都開始傳來,這時遠處桂林府中衛的塘馬才策馬趕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