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九章 這是屬於歸義軍的榮耀(第2/5頁)

這四人中,高行周家的家底最薄,早就放棄那點小心思,老老實實聽命南征北戰。

而且高行周除了有點粗魯以外,本就是個老實漢子,心思也是最簡單的。

其余三人,其實都不是省油的燈,折從遠好一點,因為此人素來比較守規矩,他們折家也說得上是張鉊提拔起來的,有點私兵也是他們自己的族人,問題不大。

安審琦和符彥卿,實際上是張鉊有點擔心的,因為這兩人有能力,品行也不壞。

張鉊不是擔心他們手中的兵力,而是怕他們被手下牙兵甚至親人裹挾,做出不好的事情。

這樣人,張鉊是真不想殺,不但是他們,哪怕薛懷讓、潘環,張鉊本來都是不準備殺的。

雖然這兩為人殘暴,貪財好酒,但總算是抵抗契丹有功,私德有虧,但大節未損。

他們要是不出來鬧,一個富家翁的生活,怎麽也是有的,可惜了。

“聖人,隴右道按察使宋善緣,福緣伯陰圓庭,長城伯陳敏之以及眾位河西老勛臣,已經到左殿禪房了。”

張鉊正在自得於自己的‘炸魚’傑作,董少監就親自來稟告了,因為這三位打頭的河西老勛臣,那都是張鉊的近親。

其中宋善緣是張鉊的三舅,算是他這批眼皮子淺薄的舅舅中,唯一不那麽惹人討厭的。

雖然總希望張鉊多提拔下幾個表兄、表弟,但他本人還算老實,不怎麽貪汙,也不怎麽跟人胡亂攪合到一起,只是一到了兒女前途面前,就有些奢求。

福緣伯陰圓庭則是陰鷂子陰正奇的父親,是張鉊父親白衣天子張承奉的親表哥,張鉊的表舅。

而參加曹仁尊一起叛亂的陰圓德,則是陰圓庭的親弟弟,也是張鉊的血親表舅。

長城伯陳敏之是沙州陳家的代表,其實在更早些的時候,這支南陳陳宣帝陳頊的後人,跟張家的關系是最為親近的。

因為張義潮和兄長張議潭娶的都是陳家的女兒,第二代歸義軍節度使張淮深也是娶的陳家表妹為妻。

只是到了後來張鉊的爺爺張淮鼎在索勛等的慫恿下,搶奪歸義軍大權,利用張淮深內部家庭矛盾,使張淮深全家六口人罹難之後,陳家也跟著被嚴重打擊一蹶不振。

張家也自此沒有再跟陳家聯姻,以至於陳家的大部分人都逃到伊州,投靠了高昌回鶻。

張鉊東歸之後,為了拉攏伊州陳家穩固北庭形勢,消滅高昌回鶻,就把陳家幾個還在沙州的耆老找了出來,給六十多歲的陳敏之封了一個長城伯,因為南陳開國皇帝陳霸先就是吳興長城下若裏人。

而在三人中,宋善緣娶的是陳敏之的女兒,陳敏之的母親是陰圓庭的姑祖母,陰圓庭的親侄女又嫁給了宋善緣的次子。

看看吧,這錯綜復雜的關系,就是張鉊一直不能好好處理老歸義軍派的原因。

沙州本來漢人就少,總共八九萬人,一兩百年下來,互相的聯姻已經到了蜘蛛網一般的縱橫交錯,牽一發而動全身啊!

在這個還講究親親相隱,鄉黨互相抱團互助的時代,張鉊要是對老歸義軍這些人下狠手,那在天下人眼中,他這個人的人品,就是有問題的。

別說現在了,就是在後世,那些開大公司的富豪,如果對自己親人太刻薄,風評都會很不好。

對付這樣的人,你不用釣魚法,不抓住他們的大把柄,根本就沒法處理。

所幸,張鉊的這次冒險,成功了。

……

昭明寺左殿禪房,張鉊現在是把整個昭明寺當做了行宮,反正這裏面本來也要供奉他的。

禪房中,張鉊剛一進來,眾人就直接伏地三跪九叩,哭的嗚嗚作響,懇求張鉊原諒。

張鉊就在門口站立了一會,醞釀了一下之後,也是仰天四十五度長嘆了一口氣,隨後眼淚嘩嘩的下來。

這一群人還未開口,張鉊搶先爆發了,“三舅、二表舅、大姑祖、四姨丈,這到底是為什麽啊?到底是為什麽啊!某這個晚輩還做的不夠嗎?

某提大兵自安西東歸,沒有追究你們昔年逼迫元祖皇帝的罪過吧?

沒有打壓你們,反到是給官給錢給爵位吧?家裏的小輩,只要有能力,某也在重用吧?

你們在河西坐地收錢,跟國家搶奪賦稅,囤積居奇,低買高賣,一個個身家都是十萬貫,幾十萬貫,甚至百萬貫,朕都視而不見,沒有追究你們的責任吧?

沒有朕,你們都窩在沙州彈丸之地,哪一天被回鶻兒殺了都不稀奇。

現在得享大朝復興的榮耀,個個是高貴的從從龍勛臣,為什麽還要勾結起來造反呢?”

張鉊淚流滿面,越說越氣,渾身都開始發抖了起來了,說著,他猛地一揮手。